欢迎来到『东合南岩土』官方网站!

岩土研究院

工程实例-住宅不埋式筏板基础部分托换调整法纠倾

308 2022-02-10 15:28:07

一、工程概况

铜仁市某五层住宅系小型砌块建筑,长30.9m,宽 8m,高约15m,建筑面积1267m²,采用不埋式筏板基础,建筑平面见图6-58。该住宅于1983年3月开工,8月竣工,施工历时仅5个月。竣工验收时发现在3~5层的纵墙两端出现正八字形的微细裂缝,遂设点观测。至1984年1月5日测得建筑物除纵向明显正向挠曲外,还产生向南的倾斜,南北沉降差为42.4mm。至 1992年1月复查,该住宅顶部向南最大偏移值达到108mm,超过了危房鉴定标准 7%的倾斜限值,且纵墙两端的正八字形裂缝发展很快,D轴纵墙裂缝的最大宽度达6mm,顶层圈梁多处被拉断,但破坏尚不算严重。

二、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纠偏加固前的补充勘测,场地土质情况如表6-32所示。

三、倾斜原因分析

(一)地基土存在厚度差异较大、分布不均的高压缩性土层;南侧室外排水沟较浅(0.25~0.4m),且长期被淤塞,排水不畅,其中部的下水道又渗漏,致使地基土长期被水浸泡而软化,面北侧排水沟深达 2m,持力层土干燥,土性较好;

image.png

(二)建筑物荷载向南偏心。据计算,上部结构荷载为 15378kN,向南的偏心距12.1cm,总偏心力矩为1861kN·m。

image.png

四、纠倾设计和施工

(一)方案选择

根据倾斜原因分析,除了清理水沟和修补渗漏的下水道以外,决定在板基下压入少量钢筋混凝土桩,形成疏桩基础,通过桩的布置和设置次序,达到阻沉和纠倾的目的。

(二)方案的设计和施工

1.根据小桩径疏布桩的原则,在板基下布置了21 根 200mm×200mm方桩。在荷载大的南侧和中部多布桩,并使压人桩的反力矩尽量与上部结构的荷载偏心矩相等,这通过试算达到。实际的布桩见图6-58。

2.在住宅底层墙上开凿墙洞,洞顶增设承顶梁,利用上部结构自重压桩。第一节桩段为1.5m,其余每节长1.0m,用榫头连接。压桩力两端为250kN,中部为 300kN,采用双控标准,压人地坪下的总桩长约为148m。

3.压桩次序;先压南面楼梯间和中部的9根桩,再压北面中部的4 根桩,最后再压两端的8根桩,使北面和两端板基在压桩前下沉以达到纠倾的目的。

4.当达到压桩力时,用C25微膨胀混凝土封顶,墙洞则用C15混凝土灌实。在封顶前利用桩顶短挑梁.二字钢立柱和钢楔对桩施加预压力。

五.纠倾效果

根据1992年6~7月纠倾加固前后的测量,南面 B轴线基本上不再沉降、北面C轴线的平均沉降为37.7mm;而房屋东西两端的平均沉降分别为30.4mm和 29.3mm。建筑物整体向南偏移值减少到61r.m,已达到纠倾要求。

纠倾加固后对房屋原裂缝作了修补.一年后回访未见异常,说明纠倾效果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