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山西省霍州矿区9号住字楼为五层建筑物,长15.3m.宽10m,高15m,内墙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外墙采用砖砌体,纵横墙联合承重。基础是1.7~2.0m 宽的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埋深1.4m,设计基底压力 125kPa。基础下用2.5m厚的整片垫层以消除地基土的部分湿陷量,垫层范围超出条基外缘1m。该楼于1986年末竣工,次年交付使用,1988年 12月启,楼房产生不均匀沉降,整体向西北倾斜,至 1990年3月底,西北角最大沉降量达267mnm,基础局部倾斜达 18.8%,,严重影响房屋正常使用,决定进行纠倾。
二、工程地质条件
建筑场地位于汾河二级阶地,建筑地段的湿陷性土层厚度达9.5~10.5m,按照《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325--90计算,自重湿陷量 AZ,等于119mm,总湿陷量为348mm。定为Ⅱ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
二∶、倾斜原因分析
楼房的北、东、西三侧都有地下管线通过,最近距离仅为 3.5m,其中西北角供热管道漏水造成地基土湿陷。
四、纠倾设计和施工
(一)方案选择
考虑地基土具有湿陷性以及存在较厚垫层的情况,决定先对垫层压力注水,然后用槽孔注水浸湿垫层下黄土。垫层先行压力注水的原因是∶a)减小垫层对地基附加应力的扩散作用,使下面的黄土有足够的应力水平去产生湿陷;b)消除垫层中可能存在的不密实隐患;c)使垫层的浸水变形先行完成,能更清楚地了解和控制下层黄土的湿陷变形。
(二)方案的设计和实施1.垫层压力注水
共设置57个注水孔,其平面布置见图6-9。孔径 φ42mm,孔距1.0~1.2m,孔深2.3m,孔向基础内倾斜约 20°。采用φ42mm 钢管击入法成孔。钢管长 3m.下部2m为开眼花管,打人土中2.3m,用水泥浆掺速凝剂封顶。注水压力 100~300kPa,历时54d,总注水量 52.3t。
2.下部黄土槽、孔注水((1)槽孔布置
注水槽、注水孔布置见图6-10,注水槽分成12个区间.深约1.4m。在注水槽内用大洛阳铲挖孔62个,孔径φ200mm,深 3m,至垫层下0.5m,并向基础内倾斜约10°。孔中填充20~60mm粒径碎石,孔顶余留 20cm不填作为蓄水用。
(2)注水
注水从西南部开始,逐步向西北方向进行.并分为三个时间段∶α)1990年11 月8目至23日,历时16d,注水67.1t;b)1990年11月27日至12月10日,历时14d,注水66.78t;c))1990年12月19日至21日,历时3d,注水15.14t。
浸水纠倾阶段墙体和基础各观测点的沉降值见表6-8。
3.辅助措施
为防止西北角渗漏的管线继续造成危害,在西北角布置水玻璃注浆孔16个(图6-9),孔深至基底下 5m。注浆压力100 ~300kPa,单孔注浆量 800kg(混合液1900kg)。又在东边及东南角布置水泥注浆孔11个。
五、纠倾效果
纠倾历时不到半年,纠回顶部偏移量 23.79cm,房屋整体倾斜率降到约 3%。(剩余偏移量45mm),达到了纠倾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