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合南岩土』官方网站!

岩土研究院

青海同德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介绍

14 2025-04-17 12:47:05

一、项目概况与建设单位

青海同德抽水蓄能电站是《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也是全国首个“一库两抽蓄”示范工程,依托在建的玛尔挡水电站库区作为下水库,实现资源集约化利用,是玛尔挡“水光蓄储”千万千瓦级多能互补一体化基地核心支撑电源。

地理位置: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河北乡,距玛尔挡水电站上游约11公里,距离西宁市约330公里。

装机规模:总装机容量240万千瓦(8×30万千瓦机组),设计年发电量29.3亿千瓦时,年抽水电量39.07亿千瓦时,综合效率75%。静态总投资138亿元,计划2028年全部机组投产。

建设单位:由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公司开发,中国电建西北院负责勘测设计,水电三局承建施工。

功能定位:承担电网调峰、填谷、调频、储能及新能源消纳任务,支撑玛尔挡“水风光蓄储”千万千瓦级多能互补一体化基地建设。

图片2.png


二、技术原理与系统协同

电站基于“电能-势能”双向转换机制:

储能阶段:利用光伏、风电等富余电力,将下水库(玛尔挡水库)水抽至海拔3665米的上水库,形成390米水头差。

发电阶段:用电高峰时放水发电,单日连续满发6小时,年等效利用小时数1221小时,显著提升青海新能源消纳与外送能力。


三、基础型式与结构设计

1. 枢纽工程组成

上水库:总库容1880万立方米,采用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库盆采用“库周沥青混凝土面板+库底土工膜”全防渗设计,正常蓄水位3665米,死水位3637米。

下水库:依托玛尔挡水电站现有库区(正常蓄水位3275米),节省投资并减少生态扰动。

输水系统:水平距离约1022米,距高比2.6,采用“一洞两机”布置,含压力管道、竖井/斜井等,配套地下厂房及出线场。

地下厂房:安装8台单级混流式水泵水轮机组,主厂房规模需结合机组尺寸优化设计。

2. 隧洞与支护技术

地质条件:高海拔区域围岩稳定性差,采用超前管棚加固、钢拱架联合喷锚支护,结合微震监测保障施工安全(类似技术可参考历史项目经验,但搜索结果未明确)。

生态保护:施工废水沉淀回用,隧洞排水处理后用于降尘,减少对黄河生态影响。


四、工程特点与创新点

1. 全国首创“一库两抽蓄”模式首次利用玛尔挡水电站库区同时服务水电与抽蓄项目,降低建设成本约30%,减少土地占用。

2. 高海拔适应性海拔3665米的上水库为全球200万千瓦级最高海拔抽蓄电站,攻克-30℃低温混凝土施工技术。

3. 多能互补协同与玛尔挡水电站、周边风光项目联动,形成“水-风-光-储”一体化能源基地,提升外送通道利用率。

4. 生态友好措施剥离表土用于植被恢复,设置动物饮水池及牧道,实施超声波驱鱼和增殖放流保护黄河鱼类。


五、实施难点与解决方案

1. 高海拔施工挑战

低温与缺氧:优化混凝土添加剂配比,运输全程保温;采用轮班制并配备高压氧舱保障工人健康(参考历史项目经验)。

2. 地质风险防控

围岩破碎:通过三维地质建模预判风险,采用超前管棚支护和微震监测技术。

地震风险:选址避开活断层,库区全封闭防渗设计提升抗震性能。

3. 水源协调管理通过灌溉渠道取水,配套沉淀池解决泥沙问题,确保水质符合生态要求。


青海同德抽水蓄能电站是高原地区能源转型的标杆工程,其“一库两用”模式、高海拔施工技术及多能互补协同机制为全球同类项目提供参考。投产后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约300万吨,建设期可拉动GDP超百亿元,提供就业岗位数千个。


参考文章:

青海同德抽水蓄能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审查

2400MW!青海同德抽水蓄能电站获发改委核准-北极星储能网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青海同德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7月开工-新闻中心-青海新闻网

总投资138亿元!青海同德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启动_发展_能源_建设

全国首个“一库两抽蓄”项目青海同德抽水蓄能电站开工_清洁能源,青海同德抽水蓄能电站,智能制造及工业4.0-智能制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