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浑善达克沙地100万千瓦风光储沙漠治理示范项目是国家第三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重点工程,旨在通过“风光储+沙漠治理”模式,推动生态修复与新能源开发深度融合。总规划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其中风电80万千瓦、光伏20万千瓦),同步治理沙化土地,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路径。项目采用分标段EPC总承包模式,涵盖光伏发电、储能系统、220kV送出线路及沙地治理工程。同时配套建设220kV升压站及储能设施,通过电网外送通道向华北地区输送绿电。20万千瓦光伏部分于2024年9月6日开工,目前建设进展顺利,力促项目尽早投产达效;80万千瓦风电部分也已取得核准批复。
1. 风光储一体化技术:
风电:规划80万千瓦,采用大功率风电机组(单机容量未明确,参考类似项目为6-7MW),年发电量约20亿千瓦时。
光伏:20万千瓦(直流侧260MWp),选用高效单晶双面组件,结合跟踪支架提升发电效率。
储能:配套磷酸铁锂储能系统(规模未明确,参考同类项目为30MW/120MWh),支持电网调峰调频。
2. 生态治理技术:
板下经济与固沙:在光伏板下种植沙蒿、柠条等耐旱植物,结合滴灌技术提升土壤保水能力,同时发展设施农牧业、中药材种植,实现“板上发电、板下治沙、板间经济”。
工程固沙:采用草方格沙障、防风固沙网等物理措施,减少风蚀。
1. 桩基础设计:
光伏支架基础:沙漠地区地质松软,推测采用螺旋钢管桩或混凝土灌注桩,深度根据地质勘探动态调整,确保抗风沙稳定性(类似项目参考)。
风机基础:未明确提及,但沙漠地区通常采用扩展式混凝土基础或深桩基础以增强承载力。
2. 结构布局:
光伏阵列:模块化布置,单个方阵容量约6.25MW,采用固定倾角支架。
输电线路:建设18.5公里220kV送出线路,接入区域电网。
储能系统:预制舱式电池单元,通过220kV升压站与主电网连接。
1. 生态效益优先:
治理沙化土地2.7万亩(一期),植被覆盖率从不足10%提升至50%以上,实现“绿进沙退”。
2. 多能互补集成:
风光储协同发电,配套火电调峰保障电网稳定性,探索“绿电+氢能”产业链延伸。
3. 产业融合发展:
结合沙地资源发展板下经济(如沙棘种植、畜牧业),助力乡村振兴。
1. 环境挑战:
沙尘天气频繁(年均超60天),设备清洁与维护成本高;冬季低温(-20℃)影响设备运行。
2. 施工复杂性:
沙漠地质松软导致桩基施工易沉降,需动态调整工艺;大型风机叶片(超100米)运输与吊装难度大。
3. 协调管理:
需同步推进生态修复与新能源建设,协调征地、电网接入及跨区域绿电消纳。
1. 治理模式创新:
“风光储+沙漠治理”示范项目,实现生态修复与能源开发的双向增益。
2. 技术集成创新:
采用“动态可重构储能系统”,提升电池簇管理效率与安全性(参考类似项目)。
3. 产业机制创新:
探索“光伏+农牧业+中药材”复合产业模式,形成可复制的沙地经济样板。
内蒙古赤峰浑善达克沙地100万千瓦风光储沙漠治理示范项目通过风光储一体化开发与沙漠治理深度融合,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超百万吨,为“沙戈荒”地区提供生态与能源协同发展的示范经验。
参考网站:
内蒙古公司赤峰事业部浑善达克沙地100万千瓦风光储沙漠治理新能源示范项目(80万千瓦风电部分)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询比采购公告(变更) - 剑鱼标讯
大唐赤峰浑善达克沙地100万千瓦风光储沙漠治理新能源示范项目20万千瓦光伏部分进展顺利
大唐赤峰浑善达克沙地100万千瓦风光储沙漠治理新能源示范项目(20万千瓦光伏工程)进展迅速
内蒙古赤峰浑善达克沙地100万千瓦风光储沙漠治理新能源示范项目20万千瓦光伏部分)220kV送出线路施工总承包招标公告_招投标法规_行情_中国电力招标采购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