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乐市近年来重点推进了多个保障性光伏项目,是新疆新能源开发的重点工程,本文主要介绍国家电投博乐5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和国能博乐5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
建设单位:国家电投、国家能源集团(国能)。
实施单位:国家电投博州新能源有限公司、国能新疆公司等。
建设规模:总装机容量100兆瓦,其中国家电投项目投资2.89亿元,年发电量7900万千瓦时;国能项目投资2.42亿元,年发电量9700万千瓦时,合计年发电量1.76亿千瓦时。
建设周期: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同步配套储能设施,这两个项目已于2023年顺利并网发电。
1. 光伏发电技术:采用单晶硅高效光伏组件,配合组串式逆变器,转换效率达22%以上。
2. 储能调峰技术:配套15万千瓦/60万千瓦时电化学储能系统,平抑光伏发电的间歇性,提升电网稳定性。
3. 光热互补技术:部分项目结合熔盐塔式光热储能技术,实现昼夜连续发电。
1. 桩基础设计:
PHC管桩基础:桩长一般8-12米,深入地下稳定砂土层,单桩承载力达15吨,适应戈壁松软地质。
可调支架系统:桩基顶部安装倾角可调支架(20°-35°),优化光伏板受光角度,提升发电效率。
2. 结构布局:
分片式阵列:项目分解为多个发电单元,每个单元配置智能跟踪系统,实现发电效率提升10%-15%。
防风固沙设计:阵列外围设置砾石覆盖层和草方格固沙带,减少风蚀影响。
1. 生态治理协同:通过光伏板覆盖减少地表蒸发,促进荒漠植被恢复,修复土地超2000亩。
2. 多能互补模式:结合光伏、储能、光热技术,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调峰能力提升20%。
3. 区域经济带动:引入本地建材企业参与PHC管桩生产,形成“新能源+制造”产业链。
1. 极端环境挑战:博乐市沙尘天气频发,组件需满足IP68防尘防水标准,支架钢材采用C4级耐腐蚀涂层。
2. 施工协调复杂:单项目高峰期投入超300名工人,需同步管理组件安装、升压站建设及电网接入,物流半径达50公里。
3. 生态保护限制:施工期避开4-6月鸟类迁徙期,采用无硬化临时道路,确保生态恢复率100%。
1. 技术集成创新:
1500V高压系统:相比传统1000V系统,线损降低30%,配套华为组串式逆变器效率达99%。
智慧运维平台:引入无人机巡检和AI故障诊断系统,运维效率提升40%。
2. 模式创新:
竞争性配置机制:通过公开招标优选业主,促进产业公平竞争。
“光伏+文旅”规划:结合沙漠星空景观,规划生态旅游项目,拓展产业附加值。
博乐市保障性光伏项目通过高效技术集成、生态修复与产业链协同,成为新疆新能源开发的标杆。其PHC桩基设计、光储互补模式等经验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5万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参考网站:
国家电投博乐光伏三电站15万千瓦储能+60万千瓦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光伏15万千瓦 新疆博州250MW保障性并网新能源项目竞配招标!-索比光伏网
博州2021-2022年保障性并网新能源项目竞争性配置招标公告-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