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理论
在桩基动态无损检测中.常用方法是应力波反射法。其基本原理是在桩顶用手锤或力杆冲击桩头,弹性波沿桩身向下传播,波在不同阴抗和小同约束下传播特性不同,当桩身存在明显波阻抗差异的界面,如桩底、断桩、或桩身截面变化部1时,产外的反射波也有差异,将反射波接收、放大、滤波、处理,据此来判定桩身质量。
该方法受场地约束限制小、设备轻便、简单、操作方便、测试速度快、获得的波形规律较好,判读明了简捷、便于对工程进行大子样抽检,因此非常适用于检测桩身混凝土的质量,推定缺陷类型及其在桩身中的位置。
测试技术
1.准备工作 测试之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凿去被测桩浮浆,平整桩头,切除桩头外露过长的钢筋;
(2)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性能正常方可使用;
(3)由于不同施工场地桩及土质情况差异较大,因此应先进行激振方式和接收条件的选择试验,以确定最佳激振方式和接收条件。
2.测试技术
(1)测试时,激振点应选择于桩头中心部位,可采用信号增强方式、进行多次重复激振与接收;
(2)为了提高分辨率,应使用小能量激振;
(3)判别桩身浅部缺陷,可同时采用横向激振与水平速度型传感器接收,进行辅助判定;
(4)对每根被测单桩均应进行两次以上重复测试,如出现异常应及时研究采取措施后重复测试。3. 检测判定根据桩基动测一般原则,分析检测记录波形,可将桩身混凝土质量分为四类∶
Ⅰ类;反射波形规则、清晰,反射波明显,平均波速高,反映混凝土密实;
Ⅱ类∶桩身质量基本完好,波形基本规则、波速正常;
Ⅲ类∶波形不够规则,波速偏低,则桩身质量较差,有局部缺陷,或密实度稍差;
Ⅳ类∶波形不规则, 无桩底反射信号,桩间反射能量较强,波速低,说明桩身有断裂,严重离析或缩颈等。
一般情况下,给出结果为丁、Ⅱ类桩,则可以满足要求;下类桩无法使用,必须进行处理;Ⅲ类桩是否满足要求,应由设计单位根据土况决定。
4.测桩数量
(1)对柱一桩建(构)筑物、应全部检测;
(2)非一柱一桩,应按施工班组抽测,其数量应根据重要性、抗震要求、地质、成桩 工艺等因素决定,在检测灌注桩身完整性时,不少于该批总数的20%,且不少于10根;检测灌注桩承载力时,不少于总数10%,且不少于5根。对预制混凝土桩,不少于总数 10%,目不少于5根。
(3)当抽测不合格桩数超过抽测总数的 30%时,应加倍重新抽测,加倍抽测后, 不合格数仍超过抽测数的 30%,应全数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