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高质量的监测方案是取得项目监测工作成功的重要保证。在投标阶段,它提高了我们对项目的竟争力;在实施阶段,其详细周密的计划,是后续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展开的保证。
一般来讲,一份监测方案应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1)工程概况;
(2)监测目的;
(3)监测内容;
(4)监测方法(元件埋设、监测仪器、测试频率);
(5)监测成果提交(当日报表、监测总结报告);
(6)监测费用(材料、人工、成果整理费用)。监测方案的制订必须建立在对场地地质条件、周围环境以及主体建筑物地下结构的详尽和掌握基础之上,同时还需与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以及管线各主管部门和道路监察部门充分地协商。
监测方案的制订一般需经过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这部分资料主要包括∶地质勘察报告、支护结构设计、拟建工程地下结构与桩基设计图纸、综合管线图、地下部分的施工组织设计等。
(2)现场踏勘。重点掌握基坑周围环境中的建<构)筑物的状况、各种管线的走向与状况、道路的使用状况以及它们与围护结构的对应关系。
(3)拟定监测方案初稿,提高工程建设单位等讨论审定。初步通过后提交由市政道路监察部门召集主持,煤气、电缆、电讯、上水、下水等地下管线主管单位参加的协调会议。方案通过后形成会议纪要,监测工作始能正式实施。
(4)监测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适当予以调整与充实,但大的原则,如埋设元件的种类和数量、测试频率和报表数量等应严格按商定的方案实施,一般不得更改。
(5)监测结束后,应及时向委托单位提交完整的基坑工程监测报告。对于兼作地下室外墙的围护结构,监测报告应作为构筑物永久性资料归档保存。
监测方案的编制质量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成功与否,因此,编制人员的素质要求要高,要由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要在广泛听取建议的基础上集思广义,编制出既满足基坑工程要求又切实可行的监测方案。关于编制监测方案的技术性细节问题我们将在后面讨论中再逐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