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支承柱(亦称中柱桩)的作用,是在"逆筑法"施工期间,在地下室底板未浇筑之前与地下连续墙一起承受地下和地上各层的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在地下室底板浇筑后,与底板连接成整体作为地下室结构的一部分,将上部结构及承受的荷载传递给地基,因此,中间支承柱是地下室结构的永久承力柱。
中间支承柱底板以下部分多用灌注桩形式,底板以上部分多为钢管柱或型钢柱,后来再包裹混凝土作为正式地下室柱,从地面层向上一般是将钢柱再转换成混凝土柱。
一般情况下,每根工程桩承受一根柱传来的荷载,但是如果结构跨度大,工程桩承载力小,逆筑法时就不能采用一柱一桩,而需采用一柱多桩,即一个工程柱在逆作施工时,加做三根、四根工程桩上的临时钢柱。这种做法虽解决了工程桩承载力有限的问题,但同时也使成本与施工难度增大。研制开发巨型桩是提高单桩承载力的根本途径之一,那样就可以保证一柱一桩,而且上部结构施工速度取消限制,可进一步缩短总工期。
中间支承柱一般布置在柱子位置或纵横墙相交处,施工时其轴线位置与垂直度必须严格控制,要求偏差在 20mm 以内。中间支承柱要按下部工程桩的种类设计专用定位器并采取相应的定位措施。如果是钻孔灌注桩要适当扩大钻孔,钢筋笼固定立柱要全方位测量垂直度,定位下放,并用临时支架固定后再浇灌混凝土。
图118是用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浇筑中间支承柱的施工过程示意图。用反循环潜水电钻钻孔后,吊放钢管,吊放后要用定位装置调整其位置,确保钢管位置的准确。为使钢管下部与现浇混凝土桩能较好地结合,可在钢管下端加焊竖向分布的钢筋。钢管内部插入浇筑混凝土用的导管,开始浇灌混凝土,混凝土柱的顶端一般高出底板 30mm左右,高出部分浇筑底板时凿除,以保证底板与中间支承柱连成一体。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吊出导管。由于钢管外面不浇筑混凝土,
钻孔上段中的泥浆需进行固化处理,以便在开挖土方时,防止泥浆流淌,恶化施工环境。泥浆的固化处理方法是将水泥直接投入钻孔内,然后用空气压缩机通过软管进行压缩空气吹拌,形成自凝泥浆,使其自凝固化。
中间支承柱还可以用大直径套管灌注桩的施工方法施工,亦有用挖孔桩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的,还可用大直径钢管桩作为中间支承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