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64 预应力锚杆施工工艺流程
注∶ 预应力锚杆施工前宜通过试验性施工,复核销杆设计参数和施工、张拉工艺的合理性,并应评估对环境的影响。
预应力锚杆施工工艺要点。
施工准备∶
1.锚杆施工前,应查明锚杆施工的土层分布、特性、地下水位分布变化情况,应查明地下管线、构筑物等的位置和情况,研究锚杆对邻近建筑物等的影响及附近施工对锚杆施工的影响;
2.安排好劳动组织、施工进度、施工顺序,制定材料、机具进场、使用制度;保证供水、排水和动力的需要。
成孔∶
1. 应根据土层性状、地下水条件及钻机类型选择干成孔、套管护壁或压水钻进成孔工艺,成孔工艺应满足孔壁稳定性要求;
2.干作业法钻孔时,注意钻进速度,要把土充分倒出后再拔钻杆;
3.压水钻进时要不断供水冲洗,且要始终保持孔口的水位,并根据地质条件控制钻进速度,钻至规定深度后,继续用压力水反复冲洗,直至溢出清水。 14.2.3 锚杆制作与安装∶
1.锚杆拉杆常用钢绞线或粗钢筋,杆体制作和安装时应除锈、除油污、避免杆体弯曲;
2.当杆体选用HRB400、HRB500钢筋时,其连接宜采用机械连接、双面搭接焊或双面帮条焊,焊接焊缝长度不应小于杆体钢筋直径的5倍;
3.锚杆拉杆自由段要做好防腐和隔离处理;
4.钢筋拉杆表面应设置细钢筋定位支架(或撑筋环),在拉杆轴心按120°夹角布置,间距一般为1.0~1.5m,钢绞线拉杆需用特制的定位支架(或隔离支架)。
5.钢绞线锚杆杆体绑扎时,钢绞线应平行、间距均匀;杆体插入孔内时,应避免钢绞线在孔内弯曲或扭转;
6.采用套管护壁工艺成孔时,应在拔出套管前将杆体插入孔内,采用非套管护壁成孔时,杆体应匀速推送至孔内;
7.成孔后应及时将组装合格的杆体及定位器、防腐套管、注浆管、止浆器等附件一起就位插入孔内,注浆管路连接应牢固可靠,保证畅通,防止塞泵、塞管,并及时注浆。
注浆∶
1.注浆液采用水泥浆时,水灰比宜取0.5~0.55;采用水泥砂浆时,水灰比宜取0.4~0.45,灰砂比宜取0.5~1.0,拌合用砂宜选用中粗砂;
2.注浆管端部至孔底的距离不宜大于200mm; 注浆及拔管过程中,注浆管口应始终埋入注浆液面内,应在水泥浆液从孔口溢出后停止注浆;注浆后液面下降时,应进行孔口补浆;
3.采用二次压力注浆工艺时,注浆管应在锚杆I/4~I/3(Ia为锚杆的锚固长度)范围内设置注浆孔,注浆孔间距宜取500~800mm,每个注浆截面的注浆孔宜取2个;二次压力注浆液宜采用水灰比0.5~0.55的水泥浆;二次注浆管应固定在杆体上,注浆管的出浆口应有逆止构造;二次压力注浆应在水泥浆初凝后、终凝前进行,终止注浆压力不应小于1.5MPa;
4. 采用二次压力分段劈裂注浆工艺时,注浆宜在固结体强度达到5MPa后进行,注浆管的出浆孔宜沿锚固段全长设置,注浆应由内向外分段依次进行;
5.基坑采用截水帷幕时,地下水以下的锚杆注浆应采取孔口封堵措施;
6.寒冷地区在冬期施工时,应对注浆液采取保温措施,浆液温度应保持在5℃以上。
外锚头制作∶
组合型钢锚杆腰梁、钢台座的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的有关规定;混凝土锚杆腰梁、混凝土台座的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有关规定。
张拉锁定∶
1.当锚杆固结体的强度达到15MPa或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逐根进行锚杆的张拉锁定;
2.拉力型钢绞线锚杆宜采用钢绞线束整体张拉锁定的方法;
3.预应力锚杆正式张拉前,取20%设计张拉荷载,对其预张拉1~2次,使其各部位接触紧密。锚杆锁定前,张拉荷载宜为锚杆所受拉力值的1.05~1.1倍,并在稳定5~10min后退至锁定荷载锁定;锚杆张拉应平缓加载匀速,在张拉值下的锚杆位移和压力表压力应能保持稳定,当锚头位移不稳定时,应判定此根锚杆不合格;
4.锁定时锚杆拉力应考虑锁定过程的预应力损失量;缺少测试数据时,锁定时的锚杆拉力可取锁定值的1.1~1.15倍;
5.锚杆锁定应考虑相邻锚杆张拉锁定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当锚杆预应力损失严重时,应进行再次锁定;锚杆出现锚头松弛、脱落、锚具失效等情况时,应及时进行修复并对其进行再次锁定;
6.预应力锚杆张拉前应检查高压油泵与千斤顶之间的连接件,连接必须完好、紧固,必须在张拉端设置有效的防护措施。
锚头处理∶
钢绞线多余部分宜采用冷切割方法切除,当锚杆需要再次张拉锁定时,锚具外杆体长度和完好程度应满足张拉要求。
质量检测∶
1.锚杆施工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钻孔孔位的允许偏差应为50mm;
2)钻孔倾角的允许偏差应为3°;
3)杆体长度不应小于设计长度;
4)自由段的套管长度允许偏差应为±50mm。
2.锚杆抗拔承载力的检测应符合国家现行《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