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合南岩土』官方网站!

岩土研究院

基坑监测点怎么设置?

4566 2020-07-30 11:43:27
微信公众号——东南岩土





在基坑建设中,由于岩土体的复杂多变性、计算模型的局限性,以及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的不当所造成的基坑事故时有发生,造成许多不可估计的损失。因此,基坑工程监测既是实现信息化施工、避免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又是完善、发展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和提高施工水平的重要手段。
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能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其变化趋势,监测点应布置在内力及变形关键特征点上,并应满足监控要求;监测点的布置应不妨碍监测对象的正常工作,并应减少对施工作业的不利影响。
一、    墙顶位移监测
1、观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设置在基坑边坡坡顶或冠梁上,监测点的水平间距不宜大于20m。
2、一般基坑每边的中部、阳角处变形较大,所以中部、阳角处宜设置测点。

墙顶位移点的布设
二、    围护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1、围护体深层水平位移通常采用倾斜仪,一般布置在基坑平面上挠曲计算值最大位置,监测点水平间距为20-5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1个。
2、设置在围护墙体内深度不宜小于围护墙体的入土深度,设置在土体内的深度不宜小于基坑深度的1.5倍,并大于围护墙的入土深度。
测斜管埋设示意图
   
三、    立柱竖向位移监测

1、立柱监测点应布置在立柱受力、变形较大和容易发生沉降的部位,如基坑中部、多根支撑交汇处,地质条件复杂处。
2、立柱的监测点不应少于立柱总数的5%,逆作法施工的基坑不应少于10%,且均不应少于3根。
立柱监测示意图
四、    围护结构内力监测

1、平面上宜选择在围护墙相邻两支撑的跨中部位、开挖深度较大以及地面堆载较大部位;
2、竖直方向上监测点宜布置支撑处和相邻两层支撑的中间部位,间距宜为2-4m。
3、立柱的内力监测点宜布置在受力较大的立柱上,位置设在坑底以上各层立柱下部的1/3处。
钢筋计量测围护结构弯矩、轴力安装示意图

五、    支撑轴力监测

1、监测点宜设置在支撑轴力较大或在整个支撑系统中起控制作用的杆件上;
2、每层支撑的内力监测点不应少于3个,各层支撑的监测点位置宜在竖向上保持一致;
3、钢支撑的监测截面宜选择在两点间1/3部位或支撑的端头;
4、混凝土支撑的监测截面宜选择在两点间1/3部位,并避开节点位置;
5、每个监测点截面内传感器的设置数量及布置应满足不同传感器的要求。

钢支撑轴力计的安装示意图

混凝土支撑轴力的安装示意图
六、    坑底隆起监测

1、监测点宜按纵向或横向剖面布置,剖面宜选择在基坑的中央以及其他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剖面数量不应少于2个。
2、同一剖面上监测点横向间距宜为10m~30m,数量不应少于3个
坑底隆起测量示意图
七、    围护墙侧向土压力监测

1、监测点的布置应选择受力、土质条件变化较大的部位,在平面上宜与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围护墙内力监测点位置等匹配;
2、在竖直方向上的监测点应考虑土压力的计算图形、土层的分布以及与围护墙内力监测点位置的匹配。
钻孔法土压力测量
八、    孔隙水压力测量
1、孔隙水压力监测点宜设置在基坑受力、变形较大或有代表性的部位。
2、竖向布置上监测点宜在水压力变化影响深度范围内按土层分布情况布设,竖向间距为2-5m,数量不宜少于3个
孔隙水压力探头及埋设
九、    监测频率

1、基坑监测的频率应根据基坑类别、基坑开挖及地下工程的施工进程、施工工况以及其他外部影响因素的改变而调整。

2、一般在开挖期间,地基土处于卸载、支撑处于加载阶段,应适当加密监测。

3、基坑开挖完成后一段时间,监测值稳定,可适当减小频率。

4、当监测值出现异常或临近报警值时,应加密监测甚至连续监测。


基坑监测频率

注:本表适合数据无异常情况的监测、基坑等级为三级时可适当降低、支撑拆除到拆除完成后的三天内应每天监测一次。


基坑监测报警值

注:1 h 为基坑设计开挖深度;f1 为荷载设计值;f2 为构件承载能力设计值;

2 累计值取绝对值和相对基坑深度(h)控制值两者的小值;

3 当监测项目的变化速率达到表中规定值或连续3 天超过该值的70%,应报警;

4 嵌岩的灌注桩或地下连续墙位移报警值宜按上表数值的50%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