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科研支撑
截至 2020年底,全国共计78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
根据阳光高考网统计,截至 2020年底,全国普通高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毕业生规模为 3000-3500人。在就业方向上,毕业生主要从事工程设计、工程预算、施工现场管理等工作;在薪酬水平方面,毕业三年内平均月薪水平通常为 6000-8000元,北京市、浙江省以及广东省的薪酬水平高干全国平均值。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以岩土力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地下空间维修与养护等为主。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日益完善与实施,把国土空间规划相关内容融入到其专业课程是培养"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重要路径。
(2)科研基金翻倍增长,"深地"项目初显热潮
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批准资助共63个基金项目,同比增长21.15%,共计7514万元,同比增长105.72%。获批资助总金额增幅巨大,主要因为在金额不低于400万元的7个项目中,有5个深层地下空间相关项目共计 3600万元,约占 2020年批准资助总金额的47.9%。
(3)高校是科研项目中坚力量,亟需搭建"产学研"大平台
在 2020年的63个科研基金项目中,以高等院校为依托的项目有 60 个,占科研基金总数的95% 以上。
根据《中共中央关干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关于"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政策要求,亟需倡导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鼓励共建联合研究机构,搭建地下空间产学研大平台,以政策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等深入推动地下空间科研转化,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
"智能"、"安全"或将继续为"十四五"期间地下空间科研热点2011-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批准资助 501个地下空间相关的基金项目,共计36651.20万元。其中,地下交通类项目总额占比40%;地下市政类项目总额占比4.5%;地下商业服务业类项目总额占比不足 0.5%。
2016—2020年基金项目中"智能"关键词出现频次明显高干2011一2015年,目主要关注安全风险、地铁施工两个方向,并涉及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无人驾驶、数据三维可视化等多种技术。2020年,获批的"智能"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地铁施工、地铁运行等方面,以施工突发环境智能事件监测、施工安全风险智能预控等作为切入点。因此推测"智能"仍将是"十四五"期间地下空间研究热点。
2011一2020年,地下空间施工安全、施工风险、工程安全、地铁风险、安全评估等关键词在基金项目中出现频次较高;2020年,地下空间施工安全、工程安全、地铁风险、灾害方向等关于地下空间"安全"的关键词在基金项目中出现频次仍然较高。因此推测"安全"研究仍将是"十四五"期间地下空间研究的热点。
2科研成果
中国地下空间学术研究独领风骚
2011-2020年,中国知网收录的地下空间主题的期刊文献(核心期刊、CSSC、CSCD)共计1878篇,其中2020年有 246篇占比13.10%,同比增长3.36%。
2011-2020年,Web of Science 收录的地下空间主题的期刊文献(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共计1095篇,其中2020年有 332 篇占比30.31%,同比增长43.72%。
近十年,全球有关地下空间的文献数量迅猛增长、质量快速提升,其中,英文期刊文献主要分布于中国、美国、韩国、澳大利亚、西班牙、英国、日本等国家。西班牙与其他国家合作最多,影响力较大。中国出现频次远高于其他国家,中国在地下空间学术研究方面最为积极、贡献巨大。
(2)国内外地下空间学术研究立足于全生命周期要素
国内外地下空间学术研究多立足于资源、开发、规划、建设、管理等全生命周期要素,主要包括地质资源适应性评价、地质(砂岩)、开发模式、规划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地下工程设计、地震响应、地下空间通风、地下空间空气质量、风险评估、安全工程等。
(3)"十三五"期间综合管廊研究热点全面增加
综合管廊研究立足于全生命周期要素研究包括设计要点、开发模式(PPP模式)、规划、系统布局、施工(开挖),在"十二五"期间热度不高,"十三五"期间受政策推动影响,研究热点全面增加并呈爆发趋势。
3 图书著作
以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为主要数据来源,将读秀数据库检索的数据及其学科分类为参考,以地下空间、地下工程、地下交通、地下市政、地下商业、地下公共设施、地下仓储等主题及主题拓展关键词为检索词分析,2020年地下空间主题的中文图书共269本,涉及8个学科分类,其中交通运输学科167本占比超过 80%。
4 学术交流
2020年,举办"地下空间"领域的学术交流会议共36场。主办会议场次最多的单位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会议主题最关注的方向为轨道交通。关于数据来源、选取以及使用采用的说明
1.数据收集截止上时间
城市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等数据以 2021年8月 31 日为本报告的统计数据截I时间。
2.数据的权威性
报告所收集、采用的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等数据,均以城市统计网站、政府网站所公布的城市统计年鉴、政府工作报告、统计公报为准。根据数据发布机构的权威性,按统计年鉴一城市年鉴一政府工作报告一统计公报一统计局统计数据的次序进行收集采用。
3. 数据的准确性
原则上以该报告年度统计年鉴的数据为基础数据,但由于中国城市统计数据对外公布的时间有较大差异,因此,以时间为标准,按本年度年鉴一本年政府工作报告一本年统计公报一上一年度年鉴一上一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一上一年度统计公报一统计局信息数据一平面媒体或各级官方网站的次序进行采用。
本报告部分数据合计数或相对数由干单位取舍不同产牛的计算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凡与本报告有出入的蓝皮书历史数据,均以本报告为准。
4.多源数据的使用
因城市统计数据公布时间不一,报告的本年度部分深度数据缺失,而采用前一年度数据,或利用之前年度数据进行折算时,予以注明,并说明采用或计算方法。
5.国外相关数据的引用
摘自各国政府公开数据、维基百科英语版以及国外相关职能部门的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