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负责的第一个工地,武汉某一个房建项目的桩基检测,业主是保利集团。楼还没有盖完,房子就已经售空了,均价达到1.8万/平,是许多像我一样想留在武汉的年轻人渴望而“暂时”不可及的。
我是武汉某检测单位桩基组的检测员,工作时候拖着仪器带着锤子钻进基坑里面一个个敲低应变,或者做超声检测等等。下面分享几张现场图片给各位读者。
首先两张就是快要建成的单元楼
还没有破的桩头
再来四张现场桩基础的图片,各位业内人士看看桩头处理的如何?现场环境管理的如何?
检桩之前首先要明确桩的龄期和强度。国标规定宜在成桩14天以后进行,并且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不小于15兆帕。
下面这三根桩,桩头虽然破了,但是处理的极其不严谨,桩面夹泥,浮浆,不密实的混凝土太厚,碎石子太多,不平整。这样是绝对不能检测的,必须让工人处理合格。
水都没抽干净。
坑里面有水当然不能检测,不然会对波形造成影响。
桩头的处理呢,一般是依据桩的直径大小决定测点的数量,直径小于800毫米设2个测点,800到1250设置3个测点,1250到2000设置3个测点。应将敲击点和加速传感器安装点部位磨平,保证在一个平面上,加速传感器最好是用黄油和桩面进行耦合。
工人师傅处理桩头打磨的现场见证
这根桩之前取芯过
基桩动测模拟图
现场检测
试桩检测。
试桩表面做的都是很平滑完整。另一根试桩在做静载试验。
工人现场破桩
基坑做的防水
声波检测。我们使用的是武汉岩海公司的产品,一套设备据说10多万。所以外出检测格外小心,搞坏了就把自己赔进去了。
超声检测模拟图。
再来说一下检测的结果吧。
那天我们一波人的工作量为10根超声波检测,404根的低应变。全是灌注桩。直径800mm,几个人从早上七点多一直干到晚上7点,整个人的感觉就像是被掏空一样。回去经过细致的分析波形并且结合桩的浇灌情况和土层情况,所有桩全部判为1类。
测桩从好到坏分为一至四,四个等级。如果出现不合格的,则看情况对桩身进行注浆补强。若是对桩身质量有疑问,就需要进行取芯处理了。如果有四类桩的话,听同事说是要炸掉重做!但是以现在的技术看,基本上不会有四类桩的。
参考规范: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作者:成乘成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转载仅供学术分享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