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突然,咱们先来看下近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再做解读:
2018年7月2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
大家还记得前几天央妈和财政爸吵架一事吗?说实话,实属罕见,当然了对于事件本身我们不妄加评论。而就在2018年7月23日,央行和财政部共同的爸爸“国务院”开了一个常务会,这个时间点开“国常会”,也相当罕见,意在何为?
此次会议一锤定音,要求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稳健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并且提出:
1、加快今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在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上早见成效。
2、有效保障在建项目资金需求,对必要的在建项目要避免资金断供、工程烂尾。
3、在交通、油气、电信等领域推介一批以民间投资为主、投资回报机制明确、商业潜力大的项目。
以下是会议的相关内容:
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
国务院常务会议,定调了下半年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会议要求保持宏观政策稳定,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财政金融政策要协同发力,更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更有力服务宏观大局。
土储公路棚改将是发力方向
会议要求,要加强相关方面衔接,加快今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在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上早见成效。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地方财政赤字安排8300亿元,专项债券安排1.35万亿元。
地方政府专项债主要有土地储备、收费公路、棚改以及其他项目收益债等品种。专家称,未来专项债的加快发行会为地方基建筹集资金。目前专项债主要分为土储债、公路债和棚改债,这三个领域将是基建发力的重要方向。
保障融资平台合理融资
常务会议要求,要有效保障在建项目资金需求。督促地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对必要的在建项目要避免资金断供、工程烂尾。
受以上利好的影响,7月24日A股上演绝地大反弹,沪指收复2900点,其中铁公基板块更是连续几个涨停。
2018年7月26日,总理一下飞机直奔川藏铁路
李总理前一天还在北京召开会议,第二天也就是2018年7月26日飞抵拉萨贡嘎机场后,直奔山南市川藏铁路拉林段施工现场,考察勘探设计和施工进度。李总理走进海拔3500米的嘎拉山隧道,先后两次蹲下身来仔细检查施工质量,要求严丝合缝、精益求精。
总理强调,拉林铁路是川藏铁路的重要一段,而川藏铁路是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总投资2700亿元,目前已具备全线开工条件。
我们都知道,川藏线是人类历史上最难修的,因为川藏线除了冻土问题,雪崩、错落、滑坡、高地震区、地热、溶洞、暗河、岩爆等多种复杂地质状况并存。而在这最难的整条川藏线中,雅安~康定、康定~林芝段更是难中之难,可谓是世界上最难的部分。有多难看以下几张图便知:
↑ 川藏铁路线路布置图
↑ 四川横断山区地形图
↑ 著名的业拉山怒江72道拐
川藏线具体详情请看链接《世界第一第二的超长隧道将在中国诞生!担当这个星球最牛穿越的勇士会是你吗?》
李总理谈到,川藏铁路不仅是西藏人民的期盼,也是全国人民的心愿,其投资建设将会带动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我们早已看准、迟早要建的有效投资项目(言外之意,现在时候到了,赶紧实施)。我国目前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要加快补齐这个短板,通过扩大有效投资,加快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距。
全球最大自贸区或将诞生?国内经济承压
近日全球媒体都在疯狂传播一则令人震惊的大新闻:美欧就签署一项与日欧自由贸易协定相似的零关税、零贸易壁垒、零政府补贴的自由贸易协定达成共识,并且双方签署了正式的协议予以确认。这是西方各大国决定抛弃WTO或使之成为一张废纸的关键一步。
不知道大家是否留意到:欧洲时间7月18日,日欧达成自贸协议时,媒体以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概括了日欧自贸协议的影响力和意义。但与美欧的自贸协议相比,日欧自贸协议显然只是个小蚂蚁。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一旦美欧达成自贸协议,将诞生占全球一半的GDP并拥有8亿人口的超级自贸区。届时,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美欧自贸区与世界上第二大自贸区日欧自贸区重叠。全球贸易规则和贸易秩序将自然发生更迭,WTO的存在几乎失去意义。除少数国家之外,绝大多数政府都只能选择融入美、欧、日三家主导的贸易体系。一场选边站队的贸易冲突或将成为人类经济史上的分水岭。
一旦美欧日达成自贸协议、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大多也会选择加入,一个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自由贸易区事实上宣判了WTO的死刑,这对中国是极其不利的。而对于我们来说,肯定是不希望美国与欧洲达成自贸协议。因为中国已经适应WTO框架下的多边贸易体系,且也符合中国目前的利益。而多个双边贸易协议重叠组成的贸易体系对中国是个成本高、时间长、见效慢的选择。
在此情况下,加大基建投资、扩大内需应该是在贸易滑坡的背景下,国家提振经济最有效、最刺激的不二选择!
解读及预测
1、铁公基再次被寄予厚望
从国家领导人这几天的到访的轨迹以及迫切程度,再结合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分析可以得出,做为拉动内需三架马车之一的铁公基的作用再次被寄予厚望。也许有的人会说了,国家再次变相放水,不怕通货膨胀吗?同志们要知道,现在外部环境严峻,一旦全球最大自贸区落地,那将影响中国的经济稳定,你说这个和区区一点通货膨胀相比哪个更重要?
况且,这次的1.35万亿是在稳健的财政政策保驾护航的基础下放行的,正如国务院常务会议里说的,这次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
当然此举也被市场普遍解读为稳定基建投资的工作之一。据基建通大数据分析,这一轮对基建投资开的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和融资平台贷款两个正门,前者是年初就确定的1.35万亿元规模,没有额外增加,只是加快进度;后者要受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约束,想要大幅扩张也有一定难度。
2、诸多媒体误判2018年经济形势
之前有诸多媒体预测2018基建将进入冬天,例如《市场不是永远吃不饱的贪吃蛇:建筑业市场需求总量的临界点正在到来,2018不会有更高的总量!》。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上半年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下滑较快,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速同比增长7.3%,而去年同期增速为21.1%。
多个省份出现负增长的情况。比如,天津1~6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44.6%,山西省1~5月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308.8亿元,下降11.4%;湖南省1~5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4.6%。所以对于2018年基建整体形式我们的预测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也是吻合的。
但是谁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即中美贸易战,让基建的冬天嘎然而止。最近也有很多媒体开始向大家承认失误,毕竟媒体没有预判到会有贸易战这一出。
3、关于放水、企业债务违约
上面提到了铁公基被再次寄予厚望,所以大家会说政府又在放水印钞了....等云云。在这里我要给大家解释一下,那就是放水印钞不是我们想象当中的那样想印就能印的,因为货币背后是由国家信用作为支撑的。比如美元作为全球通用货币,原先是锚定黄金,后来与黄金脱钩以后又与石油绑定。而人民币是以外汇(美元)来锚定的,所以你要印钞,就要增加外汇。
例如美联储2014年开始提加息,2015年的时候我们还放了个大水,结果就是人民币承压,资本外流非常严重。看银行间结售汇顺差,都是负的,这还是在我们对外贸易继续是顺差的背景下。外汇是我们发行货币的重要基础,这间接的导致国内货币跟着趋紧,再加上政府去杠杆的决策,流动性更加紧张。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进入2018年后,许多企业过得非常难受,不是股权质押盘爆仓,就是债务违约的原因。相关链接见央企、地方国企、民企债务违约纷纷曝雷,这个“残局”怎么解?一文。
4、中西部基建投资是热点
在2018年7月16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过去这么多年,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持续保持在一个高位,20%以上的增长速度保持了很多年,大家到各个地方走一走、看一看,会发现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中西部地区还是比较薄弱,需要加强。
看到没,这和李总理到访川藏铁路时讲话内容概要完全吻合。总理原话:我国目前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要加快补齐这个短板,通过扩大有效投资,加快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距。
此外,毛盛勇指出,中央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角度出发,对项目的合规性、合理性,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判,对项目包括PPP项目,加强了合规性校验。通过这些手段,下半年一些合规的项目可能会加快落地进度。
5、1.35万亿能否扒开包头、新疆地铁的回填土?
大家是否还记得之前我们发的包头地铁叫停:链接凛冬将至!基建狂魔的你准备好了吗?和新疆地铁叫停《总投资541亿乌鲁木齐地铁2、3、4号线路停工并封闭?真相是?》(已被删)一文。那么随着这次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来袭,不知能否冲破包头、乌鲁木齐等地铁的封存之土,让其重见光明呢?
因为虽然今年上半年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放缓,但是随着下半年的形式反转,下半年无论一般债券还是专项债券都有很大的发行空间,而发行进度的加快,这将有助于完成年初制定的投资目标和缓解严峻的外部压力。所以原先一些暂停或者烂尾的必要项目重新启动是完全有可能的哦。
7月19日,福建省发行政府专项债券70.89亿元,分为5年期、7年期和10年期。
7月20日,安徽省发行政府专项债券96.5368亿元;
7月24日,陕西省今年第一笔80亿元收费公路专项债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政府债券发行系统成功发行;
...........
6.中国经济的迎难而上
上面我们说了川藏线的难,以及总理在这最艰难的时刻的亲临川藏线。可以看出,中国在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准备全线开工这条世界上最艰难的铁路,中华民族以难克难,什么也挡不住伟大的复兴之路!特朗谱的坑华技俩不过是小小寰球苍蝇碰壁。
对于此次国家1.35万亿,网友怎么看?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