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合南岩土』官方网站!

厦门眼科中心基坑围护工程实例

292 2021-11-24 11:11:36

一、工程概况

厦门眼科中心位于厦禾路南侧,建筑物地上 12层,地下1层;.基坑东侧紧邻旧的六层病房大楼(条形基础。,下有 40cm左右的砂垫层),北靠城市主于道厦禾路及沿路地下管线,距北侧基坑开挖线为 15m,南面临第六中学操场围墙,基坑实际开挖深度 5m。

1.场地土层分布情况见表1。

image.png

二、设计思路

该工程为"三边工程",在围护前,已进行了工程桩(人工挖孔桩)施工,由于降水引起了东侧旧病房楼严重沉降,大楼出现裂缝,实测沉降值已达 13cm;北侧厦禾路也有一定沉降,且沉降将会继续加剧,可采取如下方法预测其沉降量;

1.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

image.png

三、施工简述1.锚杆静压桩托换

锚杆静压桩是在原有旧基础上直接凿锚杆孔。埋设锚杆、然后安装压桩反力架,凭借锚杆,利用建筑的自重,通过压桩架用高压油泵带动液压千斤顶将预制桩段逐段逐节压人土中,用硫磺胶泥接桩。加固处理后,对减小旧病房大楼沉降收效明显,最后沉降趋于停止。见表3。本次托换加固,单桩设计承载力为 250kN,压桩力为375kN;桩长平均为14m,桩截面为250mmn×250mm,主筋为4  Ф14。

2.微型桩局部基坑支护

基坑的北侧、西侧和南侧均采用1;1放坡处理。理论上采用瑞典法—费涅纽斯条分法计算,其最危险滑动面安全系数K,=0.722,因放坡位置有限,施工时仍按1∶1放坡,但坡脚采用木桩和砂包加固,施工效果很好;在基坑东侧,由于旧病房楼基础与中心大楼基

image.png

础外缘距离很小,仅为21.3cm,利用其他桩型受限制;而且充分考虑临近静压桩的影响,其中一部分土侧压力已由静压桩分担。采用微型桩支护。

徽型桩施工成孔采用XY—2B型钻机,螺旋钻成孔。孔径为180mm,桩长 10m,间距为400mm,配4生16钢筋笼。当钻孔达预定深度后,将绑有注浆管的钢筋笼吊放入孔内。第一次注浆管管下部1m范围钻有直径6mm、间距 5cm 的小孔。管底用黑胶布裹住。采用高压注浆泵。通过第一次注浆管注入水灰比为0.55的纯水泥浆,直到水泥浆自孔口溢出地面后,停止注浆。第二次注浆待 36h 后,通过第二次注浆管注入水泥浆,达到预定压力(2.0~2.5MPa)或孔口冒浆即停止注浆。

由于微型桩间距小,施工过程中采用间隔钻孔,保证施工质量。3.加压回灌

为了弥补人工挖孔桩施工时的地下水流失,以及后阶段基坑开挖对周边建筑物、路面的影响,在北面的厦禾路人行道边上做注水回藻井,采用加压回灌方式。

回灌井施工采用XY一2B型钻机成孔。回灌井直径 φ400。井深为 20m。穿越砂层进入粘土层,然后下4110PVC管,打有φ10麻花眼。外包一层尼龙滤网及一层铁丝网,管外细石填砾。PVC管顶接压力表及水表,以观测注水压力和水量;另外做两口水位观测井,直径为φ180,井深为20m,以便观测水位,进行回灌水量的调节。

四、实施的效果分析1.锚杆静压桩托换效果见表3。

image.png

(1)从表4看出,桩顶位移不大。

(2)微型桩通过二次注浆,形成致密的防水帷幕,防水性能好,基坑开挖后,无渗水现象。

(3)避免基坑开挖后旧病房楼地砂垫层流失。3.回灌效果

根据回灌情况及观测井中的水位变化,对弥补前一阶段地下水的流失有一定的效果。见表5。从表5可以看出,1号观测井地下水位由回灌前的-5.85m升至回灌后的0.95m,2号观测井地下水位由回灌前的-6.21m升至回灌后的0.50m,厦禾路的沉降也得到有效控制,沉降持续收敛。有效地保护了周边环境、城市道路及地下管线。

image.png

五、结语

(1)采用加压回灌方法效果较好。

(2)微型桩可用于基坑的挡土、止水。

(3)该工程中。由于采取的加固和支护措施妥当。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节约了不少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