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验的基本要求
强夯法加固地基的试验包括两类。一类是工艺性试验,确定强夯的夯击能量、夯击次数、有效夯实系数等,主要由单点夯试验确定;另一类是方案可行性试验,在整个强夯处理场区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地层的区域进行群夯试验,确定夯击能量、夯击方式(遍数)、夯击间距、间隔周期、地面下沉量及强夯地基承载力、压缩模量、有效处理深度,一般群夯区域面积20m×20m,经强夯处理后在上面进行2~3组载荷试验。标准贯人试验或其它原位、土工试验,并与未进行强夯处理的原状地基试验结果进行对照比较,从而确定评估强夯加固效果。
2.试验方法
(1)载荷试验∶确定强夯后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并与原状地基载荷试验结果对照,判断强夯法对提高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影响,载荷试验可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进行。地基经强夯处理后一般成为低压缩性土,故取每一载荷试验 P~s曲线的P0.0作为承载力的基本值,取试验区域的载荷试验承载力基本值的平均值为该区强夯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当强夯加固深度较深,或上部结构特别重要时,应选择大尺寸载荷试验.压板直径(边长)可在1~3m 之间适当选取。
(2)标准贯入试验∶辅助载荷试验判断强夯加固工艺提高地基承载力并确定有效加固
深度。标准贯人试验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IT-89)进行,标准贯入贯入试验用于判断强夯加固效果,强夯有效影响深度是非常直接和有效的,当用其确定强夯地基承载力和压储模量时当格外慎重,对于重要的建(构)筑物应当遵照规范的要求进行载荷试验确定,对于一般建(构)筑物亦应当根据有充分依据的试验对照结果来评价,切忌简单直接查表(包括规范中的建议表或地区的经验表)确定承载力,规范 GBJ7—89条文说明中明确指出;"用经验关系或经验公式,诸如标准贯入、静(动)力触探以及旁压仪等"作为"第二类原位测试方法确定地基承载力时,必须有相当数量的、直接对比的载荷试验为依据"。不允许通过物理指标查用规范承载力表值来建立间接经验关系。因为这类间接关系,既不符合统计原则,也是不可靠的。它包含了两次统计误差,真正的使用价值可能很低,而且可能是不安全的。同时强调"对于重要的一级建筑物必须进行载荷试验"。本文作者参与了许多重大工程项目地基处理方案讨论,发现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已成为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因此建议设计、勘察单位技术人员一定要深人研究规范。
(3)其它试验方法;包括静(动)力触探、旁压试验瑞雷波试验等原位试验方法和土性分析压缩试验等室内土工试验方法。这些方法均可为设计人员确定强夯地基承载力提供参考值。但需注意这些方法均是间接检测手段,与标贯试验一样,亦必须有相当数量的,直接对比的载荷试验作为评价依据。
3.检测评价的基本要求及方法
强夯地基的检测评价应依据设计要求,对于强夯地基承载力、变形与压缩模量进行试验与评价,其方法与上述试验方法相同。
由于场地面积大,如本书实录所介绍,有些工程处理面积达几十万平方米,上千个建(构)筑物,其中许多为重要建(构)筑物,若按规范要求都做载荷试验,其工作量和试验周期将成为制约工程进度的因素,无疑是办不到的。
针对这一情况,建议对大面积场区经强夯处理后选择有代表性的特别重要的建(构)筑地基进行专题的载荷试验—标准贯人试验或其它间接检测方法对比试验,可结合工程检测进行,进而指导整个场区强夯地基的检测评价。这种建立的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或其它间接检测方法对照结果对于该场区地基承载力的评价具有直接指导意义,比查规范表格更为可靠。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IGJ79—91)第2、0、4 条规定"经处理后的地基,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而需要对本规范确定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进行修正时,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0.0,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1.0"。该条规定的意义是,如按规范GBJ7—89,有
关于该条规定的原因,规范TGI79—91 条文说明中并未作出具体解释。本文作者对原因分析之管见是,经地基处理后,许多是为了工业建设,,如油罐地基、仓储、维料。这类基础多为柔性基础,变形协调,不能考虚基础的调节作用,因此不应考虑基础宽度对承载力的修正作用、当对于刚性基础,由于地基处理范围、深度有限,基底压力的影响范围已超出加固区域,使其变得极为复杂,难以准确考虑。
4.强夯振动对环境影响的测试,分析及对策
为了确定强夯振动对周围环境、建(构)筑物的影响,应在试验阶段对强夯振动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评估.一般可采用加速度测试办法进行评价。为了减少强夯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有效方法就是设置隔振沟,通过加速度测试评价隔振沟对强夯振动的衰减作用。
北京乙烯工程强夯地基可行性试验中对强夯振动的影响进行加速度测试。测试布置方案如图0-3所示。
加速度测试结果则如表0-1。当未设隔振沟时,30m处三维最大加速度分别为0.062g,0.073g、0.022g、而 60m处三维最大加速度分别为0.032g、0.037g、0.015g,从30m到60m,加速度减弱近 50%。
当设有隔振沟时,17.5m处隔振沟以内三维最大加速度达0.24g、0.125g、0.055g,而隔振沟外侧仅隔 10m(27.5m处)的三维最大加速度为0.058g、0.078g、0.028g,加速度减弱达75%,说明隔振沟减弱强夯振动的影响非常显著。试验结果表明,距夯点 30m范围之内振动加速均按负幂函数曲线形式迅速衰减.大于 30m 以后,则以较低的振动强度影响到很远的范围,虽然这种振动强度对结构物已不会造成严重损坏,但对某些有特别要求的精密电子仪器或机械设备可能会产生一定影响,可通过加速度测试判断是否满足仪器使用要求。
目前,分析方法大多将强夯振动影响划分为三个区域,根据建(构)筑物破坏标准或人体对振动的允许标准确定强夯施工的安全距离,具体如下;
(1)振动破坏区∶一般距离夯点10m 以内,该区域内的地面振动加速度大于0.5g,速度大于5cm/秒,振幅大于1.0mm。这样的振动对一般建(构)筑物会造成一定的破坏,但具体对不同的结构型式所造成的破坏程度尚待研究。
(2)振动损坏区;距离夯点10~30m。该区域内的地面振动加速度为(0.1~0.5)g,振动速度1~5cm/s,振幅1.0~2.0mm。这种振动对一般单层房屋和临时建筑不会产生破坏,但对正在施工的多层房屋或墙体砌体强度尚未达到设计要求的建(构)筑物可能有一定的损伤。尚待研究的是目前强夯能量越来越高。8000kN·m 能量强夯已很普遍,高能级强夯振动的影响显然与低能级强夯振动的影响不同。
(3)相对安全区;距离夯点 30m 以外。此处的振动加速度区小于0.1g,振动速度小于1cm/s,振幅小于0.2mm。这种振动对于精密仪器、仪表、机械、电子计算机的房屋会有一定的影响,可通过加速度测试结果与使用说明对照后进行综合评价,而对一般的建(构)筑物不会造成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