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在深基坑支护中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形成排桩式挡墙,自 70年代就开始,在各地得到广泛应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作为支护结构刚度较大,抗弯能力强,变形相对较小,作为悬臂式围护结构,开挖深度已达7m。它有时既用作工程桩又兼作支护桩,经济效益较好。尤其是不采用锤击,施工时无震动,对周围邻近的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不会造成危害。造价也较低,有一定优越性。但在基坑回填后,它就永久地保留在地基土中,可能为日后的地下工程施工造成障碍。且桩的施工速度慢,施工后需要一定养护时间才能承载。因而工期较长。
悬臂挡土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常用桩径为 φ500~φ1000mm,由计算确定。形式上可作成单排桩.顶部浇筑钢筋混凝土圈梁。其设计过程首先是选定初步尺寸,然后按稳定性和结构要求进行分析并根据需要修改。近年来,出现的双排桩悬臂挡墙是一种新型支护结构型式。它是由两排平行的钢筋混凝土桩以及在桩顶的帽梁连接而成。它虽为悬臂式结构形式,但其结构组成又有别于单排的悬臂式结构,与其他支护结构相比,具有施工方便,不用设置横向支点,挡土结构受力条件较好等优点。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作为支护桩的类型可有冲(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等。布桩间距视有无防水要求而定。如已采取降水措施,支护桩无防水要求时,灌注桩可一字排列;如土质较好,可利用桩侧"土拱"作用,间距可为 2.5倍桩径。如对支护桩有防水要求时,灌注桩之间可留有100~200mm 间隙。间隙之间再设止水桩。止水桩可采用树根桩。有时将灌注桩与深层搅拌水泥土桩组合应用。前者抗弯,后者作防水帷幕起挡水作用(图4.4-1)。
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桩的配筋型式有两种,一种是将钢筋集中放在受压及受拉区(图4.4-2a);另一种是均匀放在四周(图4.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