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合南岩土』官方网站!

岩土研究院

基坑监测项目和基坑工程监测方法

679 2021-03-26 10:59:27


现场检测是指在基坑开挖及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基坑岩土性状、支护结构变位和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进行各种观察及分析工作,并将观测结果及时反馈,以指导设计与施工。


监测项目选择应根据基坑支护形式、地质条件、工程规模、施工工况与季节及环境保护的要求等因素综合而定。


1、基坑监测项目

基坑开挖监测内容包括支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地下水位变化及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等市政设施的沉降和位移等。监测内容可按照表3-7选择。


监测值的变化和周边建(构)筑物,管网允许的最大沉降变形是确定监控报警标准的主要因素,其中周边建(构)筑物原有的沉降与基坑开挖造成的附加沉降叠加后,不能超过允许的最大沉降变形值。


2、基坑工程监测方法


现场监测的准备工作应在基坑开挖前完成,从基坑开挖直至土方回填完毕均应作观测工作。主要监测项目的监测时间间隔应作出规定。如发现变位速率较大、支护结构开裂等情况,应进一步加强观测,缩短监测时间间隔,并及时向监理、设计和施工人员报告监测结果。

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应以仪器观测为主,仪器观测和目测调查相结合。各监测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调查当地的气象情况,记录雨水、气温、台风、洪水等情况,并检查自然环境条件对基坑工程的影响程度。了解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情况、基坑周围的建(构)筑物、重要地下设施的布置情况和现状,检查基坑周围水管渗漏情况、煤气管道变化情况、基坑周围道路及地表开裂情况和建(构)筑物的开裂变位情况,并做好资料的记录与整理工作。


2)检查支护结构的变位情况,特别应重点检查支护桩侧、支护墙面、主要支撑、连接点等关键部位的开裂情况及支护结构漏水的情况。


3)边坡土体顶部和支护结构顶部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观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一般在每边的中部和端部均应布置观测点,且观测点间距不宜大于 20m。


4)对于与基坑周边距离不超过3H(H为基坑开挖深度)的建(构)筑物,应观测其变位。必要时尚应补测与基坑周边距离不超过 3H的建(构)筑物的变位。


5)支护结构、支撑及锚杆的应力应变观测点和轴力观测点应布置在受力较大且有代表性的部位,观测点数量视具体情况而定。


6)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地下水位、墙背土体深层位移、墙背土体的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的观测点宜设在基坑纵横轴线或其他有代表性的部位,观测点数量视具体情况而定。地下管线的沉降观测点宜设置于地下管线顶部,必要时可设置在管线底部地层内。


7)基坑周围地表裂缝、建筑物裂缝和支护结构裂缝的观测应是全方位的,并选择其中裂缝宽度较大,有代表性的部位重点观测,记录其裂缝宽度、长度和走向。


8)沉降观测基准点,应设在基坑工程影响范围以内,一般距基坑周边应不少于5H,也不宜少于 30~50m,且数量不应少于两点。


观测数据应及时分析整理,沉降、位移等观测项目尚应绘制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对变形和内力的发展趋势作出评价。当观测数据达到报警值时必须立即通报有关单位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