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坑底降起变形监测
(1)坑底隆起观测点布设
基坑坑底隆起观测点布设要由设计、施工、监测人员共同决定,根据基坑形状及地质条件,以最少的点数测出所需各级纵横断面隆起为原则讲行,由于降起变形具有近似对称特点,因此可根据下列要求在代表性位置和方向上布设(一般情况下,基准点可和沉降观测点一起使用);
①在基坑中央和距底边缘的 1/4 坑底处及其他变形特征位置必须设点,方形、圆形基坑可按单向对称布点,矩形基坑可按纵横向布点,复合矩形基坑可多向布点,场地地层情况复杂时,应适当增加点数;
②基坑外测点应在坑内方向线的延长线上一定距离(基坑深度1.5~2.0 倍)布置;③观测点应避开地下管线与其他构筑物;
④观测路线组成起始于工作基点的闭合或附合路线等具有检核条件的图形。除特殊情况外,应避免布设支线形式。
(2)坑底隆起的观测
由于基坑隆起对精度要求较高,一般采用辅助测杆和钢尺锤测,因此在使用辅助杆实测时,事先必须精硫测定辅助测杆长度和线膨胀系数,并需进行温度修正。如采用钢尺锤测,在观测前后都应对钢尺进行尺寸检定。降起观测采用几,何水准法,观测次数不小于三次;第-一次观测在基坑开挖之前;第二次在基坑开挖好之后;第三次在浇筑基础底板混凝土之前。
2.坑底隆起变形的控制措施
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坑底降起变形过大会引起基坑失稳破坏,从而会导致严重的基坑破坏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控制和减小坑底。
隆起变形。具体控制措施如下;
(1)基坑施工过程中避免或减小对坑底土的扰动,减少坑底暴露时间,及时施工垫层;
(2)基坑施工前进行降水;
(3)利用时空效应原理,在基坑开挖中采取"分块、分层、平衡、对称、限时"的施工方法控制结构和土体的变形一。在施工中,根据具体工程情况,分块、分层、对称、平衡开挖,并设定完成时限,防止由于土的流变性导致基坑过大变形,及时施加支撑和浇筑底板,最大限度减小基坑土体位移和差异位移量。
(4)基坑坑底加固,理论和实践均证明,对坑底被动区土体加固,能有效改善土体性质,明显减小结构侧移和坑底隆起。日本大阪信息交流中心大厦基坑工程,基坑深约 14m,由于基底下为淤泥质土,土质较软,开挖中极易发生隆起破坏,因此采取局部地基土用石灰桩加固的方法提高土体强度,并结合中心岛式开挖方法进行施工。经过试验,改善后的地基土和石灰桩合成的地基,其平均黏聚力能够达到预定指标值,工程最终安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