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简介及特点
钱江商务广场 B4、B5 楼位于杭州市钱江新城 43 号地块,五星路和市民路交叉口的南端,与钱塘江江堤相连,占地面积9295m²。B4 楼18层高 84.5m; B5 楼 10层高 50m, B4、B5 楼连接成一体,设三层地下室,地下室平面形状接近长方形。
基坑开挖深度为14.40m,局部电梯井等深坑开挖深度为16.10m。该基坑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基坑距离钱塘江很近,同时开挖深度范围内均以粉性土为主,土体渗透性很好。
(2)基坑周边均距离用地红线很近,场地条件非常紧张。
(3)北侧有道路及管线需要保护。
(4)基坑东侧距离城市阳台地下车库较近,需处理好本基坑与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基坑的开挖影响深度范围内的典型土层分布如图1 所示。场地主要分布二层地下水,上层地下水性质属潜水,主要赋存于填土或粉土层中,下层地下水属承压水,赋存于粉砂和圆砾层中。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的③-;~⑤-土层渗透系数均达 10-'cm/s 左右。
三、基坑周边环境情况基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见图 2。
基坑西侧的用地红线距离基坑边最近处约 0.3m,红线外为五星路,五星路下埋设有大量的市政管线,其中最近的电缆沟距离红线约1.6m,污水管(D300)距离红线约 8.1m左右。五星路的对面靠南侧为建设方待建的 B1~B3楼,靠北为在建的集美大厦、荣安大厦、东杭大厦等工程。
基坑东、南、北三侧的局部范围已紧贴用地红线。其中东侧及东南侧有已建成的城市阳台地下车库,基坑边距离该地下车库外墙 8.9~18.8m不等。该车库为一层地下室,开挖深度约 4.1m,其基坑围护措施靠本基坑的范围均采用1∶1.5放坡开挖,现其上部已绿化覆土。该城市阳台以东为之江路箱涵及综合管沟,再向东即为钱塘江防洪堤和钱塘江。
基坑的北侧及西南侧红线外的场地比较开阔,北侧离开基坑 20多米远处有城市阳台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汽车坡道以北为待建的光彩国际大酒店工程。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以及附近工程的经验,确定采用一排 1000mm 直径钻孔灌注桩结合二道内支撑的支护结构,钻孔灌注桩桩长 24.2m。同时,由于地表以下 20m 深度范围以透水性较强的粉土为主,且距离钱塘江较近,水源补给丰富。因而采用一排三轴 850mm直径水泥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帷幕进入到透水性较差的淤泥质土层,使坑内外地下水隔断,然后在坑内设置自流深井降水。
在支撑的材料选择方面,设计对钢支撑与钢筋混凝土支撑均进行了比较。由于本基坑平面尺寸大且形状不规则,故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支撑的平面布置则采用对撑结合大角撑的平面布置形式,第一道主撑断面尺寸1.1m×0.8m;第二道主撑断面尺寸1.3m×0.8m。
该方案的特点主要如下∶
(1)三轴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质量及止水效果较现有的其他帷幕形式有保证。从高压旋喷桩在附近工程的应用效果来看.渗漏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对超深基坑而言,深层的缺陷更容易引发灾难性的后果。咬合桩的止水效果要优于高压旋喷桩,但造价高。三轴 850mm或650mm直径三头水泥搅拌桩在透水性较强的地基中有着很多成功的应用,由于其采用套打工艺,前后施工的两组桩保证交接处有一根完全重合.故桩间搭接有保证,且造价较旋喷桩及咬合桩低。
(2)支护体系整体受力性能好,针对性强,能确保周边环境的安全。
(3)围护结构占地面积小,围护体完全控制在用地红线的范围内。
五、基坑围护典型剖面图
图 3 为本基坑的一个典型剖面。
六、简要实测资料
为确保施工的安全和开挖的顺利进行,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进行了全过程监测,实行了动态管理和信息化施工。本工程共布置9个深层土体水平位移测斜孔;21 个水位监测孔∶每道支撑均布置6 组轴力监测点;周围建筑物、道路等布置了 30 个测点。
监测人员于2008年8月8日进场埋设了监测设施,并随后进行了初始数据的测试。监测人员随着基坑的开挖及地下室施工进行了跟踪监测,至 2009年 3月 28日结束监测工作。
根据设计计算的要求,土体深层位移的预警值为40mm,位移变化速率预警值为连续 3天 3mm/d;水位变化报警值为800mm/d;支撑轴力的报警值∶第一道支撑8000kN,第二道支撑1000kN。
根据现场监测结果显示,基坑周边布置的9个测斜孔的最大水平位移值见表!所示。
另外,根据基坑周边布置的30个沉降测点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在基坑开挖和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周边环境的沉降变形相当小,都控制在2mm以内 可见,在基坑施工期间,本工程及周边设施完全处于安全 稳定的状态。
七 点评
本基坑工程位于杭州钱塘江边的强透水地区,开挖深度深 周边环境复杂 围护设计因地制宜地采用排桩加两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同时结合三轴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的方法,有效地确保了基坑工程的安全 经济和合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感谢供稿作者:
李冰河、刘兴旺(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