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合南岩土』官方网站!

岩土研究院

管桩开挖易断桩的应对方法

587 2020-10-22 17:36:49


1、断桩原因分析

该沿海城市小区e#、f#楼地下室一层,地上二十七层,总建筑面积33759平米,在基础施工开挖中出现断桩情况,其中e#楼主楼172根桩,断桩37根,断桩率22%,f#楼主楼141桩,断桩77根,断桩率高达55%,其邻近的g#、h#楼也出现小部分断桩。断桩呈现断桩位置一致、断桩区域集中的特点,如下图:

断桩呈现断桩位置一致、断桩区域集中的特点

该小区断桩质量事故给工程进展带来重大影响及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经现场实际勘察,发现多因素影响造成了断桩,首先从地质条件分析:

该小区e#楼、f#楼地质分布情况如下表

地质分布情况表

从地勘资料上看,原地块还为自然渔塘,回填砂均达2.5m厚,回填砂具有保水性,水分不易蒸发,其下的淤泥层较厚,最厚达7.6m,且为流塑性,极易造成挤淤,塌方。在土方开挖时,流砂、流塑性淤泥先推倒支护桩,断桩位置均集中于淤泥层与卵石层交接处,因此,流塑性淤泥太厚造成挤淤,塌方直接导致断桩。从现场图片上看到,该项目在桩基施工时,送桩长度明显不足。该项目桩基施工前场地平均标高为-1.8m,设计桩顶标高为-6.5m(电梯基坑为-8.5),因此送桩4.7m为理想状态(电梯基坑除外),而断桩的送桩深度为0—4m,且主要集中0—3m范围内,特别是f#楼,送桩均不到位,只为0-1.5m,因此在开挖过程中,挖机在淤泥质土中行走,土侧压力直接作用于桩身,出现第一根断桩后,就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大面积断桩。因此,桩基施工中送桩长度不足也造成了断桩。从现场土方开挖放坡上察看,该项目采取大放坡式开挖,在塔吊安装施工时,塔吊安装距离超长,塔吊无法安装,又回填出一条临时便道安装塔吊,对管桩造成二次挤压,造成断桩。e#、f#楼断桩集中于安装塔吊的临时便道下。因此,没有针对e#、f#楼地质情况制定具体的土方开挖开案就臆测开挖是造成断桩的重要原因。

该项目在基础开挖时还遇到三个台风影响,台风带来的降水更易造成土方滑坡、溜方,未制定行之有效的降水、排水措施也加大了塌方的概率,也间接造成断桩。


2、预应力管桩断桩防治措施

断桩给项目进度及经济成本带来重大损失,为避免在以后的工程中再次出现类似的质量问题,针对以上的断桩原因,结合实际情况,做出以下防治措施以期亡羊补牢:

2.1、对于地质原因,项目地质勘察报告应能详尽、真实反映地质情况,以为设计提供依据,针对e#、f#楼的地质情况,在场地处理时,有必要进行换填土,并且选择好的砂包土进行回填。

2.2、在桩基施工中,应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对每个桩位进行原地面标高测量,计算配桩长度、送桩长度(因地质突变等原因引起配桩异常除外)。如该项目的送桩长度大于4m,在土方分层开挖中就不会对桩造成挤压,不会形成土体的侧压力,就不会引起断桩。合理配桩、送桩到位也能减少管桩材料的浪费,节约成本。送桩一致,桩体之间与土体也能形成一个整体,就不易因溜方而引起断桩。在预防断桩事故的过程中,也要把握好沉桩顺序。施工中应该尽量避免由外向内进行沉桩,而应该是由内向外进行沉桩。另外,对于施工中管桩比较密集的情况,在进行施工时,应该从建筑毗邻的一侧开始进行,并由近向远的开展施工。

2.3、土方开挖不当是造成断桩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原因。在土方开挖前,应有行之有效的开挖方案并尽行论证。其开挖顺序、放坡坡度、边坡支护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如e#、f#楼应考虑打混凝土支护桩先进行围护,进行基坑开挖时,要根据打桩的分布密度来选择不同的开挖机械,同时还要充分的结合局部人工开挖的方法。在进行开挖质量的控制中,一定要实施对称开挖,切记不能进行过渡猛挖,也不能将开挖出来的土堆积在周围,防止由于堆土挤压而造成的断桩。在基坑施工中,由于多方面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滑坡、涌水涌砂和基坑底部隆起或沉陷的现象,因此,在施工前,应对施工中的各种突发事件有必要的预判,应制定出可预防及处理的有效措施。

土方开挖应遵循分层开挖原则,软土基坑每层厚度不宜超过1m,在机械开挖深度范围内,碰到实际桩顶标高比设计桩顶标高高的工程桩时,工程桩周边的土应先采用人工开挖,并及时将比设计标高高的工程桩砍掉,然后再采用挖掘机开挖,严禁在上述工程桩未进行处理时采用挖掘机直接开挖,并严禁挖掘机碰撞工程桩,以免引起断桩或桩位移。开挖过程中应防止边荷和机械行驶对此类桩的影响。

另外在塔吊位置选择上,应考虑安装路线,应尽可能从桩量最少处进行安装,这样能最大限度保证主楼的桩身质量,减少断桩量。对于土方开挖有地下水影响,应考虑采用井点降水、打围护桩进行止水。对于因降雨引起的积水,可设置排水沟、集水坑,集水明排,及时抽、排水。对于周边建筑的沉降及基坑喷锚面的开裂要有职业敏感性,对于基坑监测超过预警值时应启动基坑应急预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如加打钢板围护桩、松木桩、喷锚护坡等。


3、断桩处理

断桩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及时召集设计、监理、施工及各相关专业的专家进行会诊,及时出具处理方案。该项目的断桩处理方案如下:


3.1、采用钢护筒支护人工挖孔桩接桩

施工时挖至断桩处应重新做桩身低应变检测,如合格则参照国标图集《混凝土预应力管桩》接桩大样施工。接桩长度超过1米时,管桩头套嵌长度延长至500mm。并进行桩芯补强:将桩芯内放置钢筋笼延长,总深度必须超过底部断桩位置以下2米处,钢筋笼主筋直径加大至20(三级钢),混凝土采用C35-C40微膨胀混凝土。


3.2、采用高压旋喷桩对土体进行固化。

具体步骤:1、在断桩位置的周围打高压旋喷桩支护,考虑后期施工方便,外侧位置留出2米的操作空间,打3排高压旋喷桩桩,支护土壤,旋喷桩机的走机路线形成闭合的混凝土墙,围住断桩的桩头,等到高压旋喷桩达到设计强度后,在闭合挡土墙内先将土面标高下降1.5米,然后下钢护筒,在护筒内开挖,人工凿除人工挖孔桩部分,开挖至管桩接头以下0.8米处,保留管桩头原有连接钢筋,重新接桩。


4、结束语

该项目的断桩现象是个惨痛的教训,其断桩的根本原因应为管理不够精细、到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尤应加强项目管理。施工单位作为项目的第一责任人,更应加强项目管理。在施工前组建经验丰富、技术可靠、对危险源应有预控能力的管理团队。施工中落实责任意识,从进度、质量上为项目服务。建设(监理)单位作为项目的管理方,应从服务项目的角度上管理工程项目。服务、引导、指导施工单位开展工程建设。共同完成项目的进度目标、质量目标、成本目标、安全目标。为项目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