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合南岩土』官方网站!

岩土研究院

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知识点梳理

597 2020-12-15 13:04:37

常用地基处理技术

一、换填地基法

(一)灰土地基

适用于加固深1~4m厚的软弱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等,还可以用作结构的辅助防渗层。

(二)砂和砂石地基

适于处理3.0m以内的软弱、透水性强的黏性土地基,包括淤泥、淤泥质土;不宜用于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及渗透系数小的黏性土地基。


桩基础施工技术

一、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施工技术

根据打(沉)桩方法的不同,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施工方法有锤击沉桩法、静力压桩法及振动法等,以锤击沉桩法和静力压桩法最为普遍。

(一)锤击沉桩法

(1)施工程序:

确定桩位和沉桩顺序——桩机就位——吊桩喂桩——校正——锤击沉桩——接桩——再锤击沉桩——送桩——收锤——切割桩头。

对基础标高不一的桩,宜先深后浅;对于不同规格的桩,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可使土层挤密均匀,以防止位移和偏斜。

(2)打桩:正常打桩宜采用“重锤低击,低锤重打”,可取得良好效果。

(3)桩的入土深度的控制,对于承受轴向荷载的摩擦桩,以标高为主,贯入度作为参考;端承桩以贯入度为主,以标高作为参考。

(二)静力压桩法

施工程序:测量定位——压装机就位——吊桩、插桩——桩身对中调直——静压沉桩——接桩——再静压沉桩——送桩——终止压桩——检查验收——转移桩机。


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

三、混凝土工程

(四)混凝土浇筑

3、设备基础浇筑

(1)一般应分层浇筑,并保证上下层之间不留施工缝,每层混凝土的厚度为200~300mm。

四、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浇筑宜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

(二)大体积混凝土的振捣

(2)在振动界限以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裂缝,减少内部开裂,增加混凝土密实度,使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抗裂性。

(三)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1)大体积混凝土应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在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除应按普通混凝土进行常规养护外,尚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

(2)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4d,应经常检查塑料薄膜或养护剂涂层的完整情况,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四)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措施

(1)温控指标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

2)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

3)混凝土浇筑体的将温度率不宜大于2℃/d。

4)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

(2)混凝土的保温养护以及在混凝土浇筑硬化过程中浇筑体内温度及温度应力的监测和应急预案的制定等技术环节,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

1)采用低水化热水泥。

2)降低水泥用量,必要时掺粉煤灰。

3)在大体积混凝土配置可掺入缓凝、减水微膨胀的外加剂;

4)降低拌合水温度及入模温度;

5)及时覆盖保温保湿材料进行养护,并加强测温管理;

6)在其中埋设冷却水管;

7)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后留设后浇带或施工缝。


砌体基础施工技术

二、施工技术要求

砌体基础必须采用水泥砂浆砌筑。

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锚入浅于500mm的基础圈梁内。

防潮层宜设置在室外三水顶面以上和室内地面以下的砌体内。

基础标高不同时,应从低处砌起,并应由高处向低处搭砌。当设计无要求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基础底部扩大部分的高度。卫生间等有防水要求的空心小砌块墙下应灌实一皮砖,或设置高200mm的混凝土带。底层室内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空心小砌块砌体,应用C20 混凝土灌实砌体的孔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