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合南岩土』官方网站!

岩土研究院

江苏宜兴抽水蓄能电站介绍

9 2025-04-29 13:16:38

一、项目介绍

宜兴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是江苏省"十五"期间建设的重要能源项目之一,也是江苏省第一座百万装机的大型水电项目,同时也是世界银行贷款项目。2004年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江苏宜兴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宜兴市西南郊的铜官山区,距市区约7km,上水库海拔522米,下水库与铜官山相邻。承担江苏及华东电网调峰、填谷、调频、事故备用等任务,是江苏省第一座百万装机规模的日调节纯抽水蓄能电站。

电站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配备4台单机容量25万千瓦的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机组,年发电量14.9亿千瓦时,年抽水电量约26.76亿千瓦时。电站自2003年8月主体工程开工,电站四台机组分别于2008年5月1日、7月21日、9月19日、11月20日相继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刷新了一年四台机组全部投产的抽水蓄能建设记录,较国家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工期提前了近一年。

江苏宜兴抽水蓄能电站是2010~2011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获奖工程之一,该工程由国网新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动态总投资约47.6亿元,由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

江苏宜兴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供图

二、技术原理

储能与发电循环:利用电网低谷电力将下水库水抽至上水库储存势能,高峰时段放水发电,形成“削峰填谷”的循环。

核心作用:提升电网调峰能力20%-30%,减少火电调峰压力,每年可节约标煤约20万吨,减少碳排放。


三、基础型式与结构

1. 主体工程组成

输水隧洞:包含竖井、斜井及压力管道,施工中采用超前支护技术(如大管棚)应对复杂地质条件。

地下厂房:埋深较大,采用喷锚支护、预应力锚索等技术,确保围岩稳定。

上水库:位于铜官山顶部,库容约1100万立方米,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结构,坝高未明确,控制流域面积较小。

下水库:依托天然山谷地形,通过扩挖形成库容,与上水库形成约300米高差。

输水系统与地下厂房

2. 地质挑战

岩层特性:施工区域岩体以花岗岩为主,局部存在断层和破碎带,需应对塌方风险。例如,施工支洞曾因围岩破碎发生塌方,通过固结堆渣体和短进尺爆破技术解决。


四、工程特点

1. 高效施工与环保协调

工期优化:主体工程2003年8月开工,2008年提前一年实现4台机组全部投产,创国内抽蓄建设速度纪录。

生态保护:同步完成环保和绿化工程,施工后库区植被覆盖率恢复至95%以上,获世界银行认可。

2. 国产化与智能化

主机设备首次实现国产化(哈尔滨电机厂),推动国内装备制造业发展。

应用三维模拟技术优化机电安装,确保机组启动成功率100%。


五、工程难点

1. 复杂地质与施工风险

地下厂房埋深大,围岩条件复杂(IV-V类),需分层开挖并采用联合支护技术。

输水系统斜井施工坡度大(最大58度),对设备性能和施工精度要求极高。

2. 高精度调试要求

机组调试需平衡水轮机空载与水泵工况,首台机组试运行期间实现零故障,调试周期缩短30天。


六、创新点

1. 技术创新

焊接工艺突破:蜗壳和座环焊接技术获全国优秀焊接工程一等奖,提升设备耐久性。

施工工法创新: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工艺处理塌方,结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降低风险。

2. 管理模式创新

生态同步建设:国内首个实现工程完工与环保绿化同步完成的项目,树立行业标杆。

多能互补规划:与周边风电、光伏项目协同,纳入区域能源结构调整试点。


宜兴抽水蓄能电站作为江苏省首座百万千瓦级抽蓄项目,2008年全面投运后显著提升华东电网稳定性和新能源消纳能力。其国产化突破、生态协调模式及高效施工经验为后续同类工程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网站:

江苏宜兴抽水蓄能电站_百度百科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宜兴抽水蓄能电站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项目部 - 水滴信用

江苏宜兴抽水蓄能电站首台25万千瓦机组投运--行业资讯--技术支持--中国振动机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