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信溧阳抽水蓄能电站由江苏国信溧阳抽水蓄能发电有限公司负责建设,总投资约89亿元,于2008年12月开工,2017年10月建成投产,是江苏省最大、中国第四大的抽水蓄能电站,也是全国已投产装机规模最大的国产化抽蓄电站。
电站位于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镇,地处华东地区电力负荷中心,毗邻国家5A级景区天目湖,,是已建地质条件最为复杂、建设难度最大的蓄能电站工程。电站由上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输水系统、地下厂房、开关站及下水库(均质土坝)组成,上水库位于伍员山工区,下水库毗邻沙河水库。总装机容量150万千瓦,配备6台单机容量25万千瓦的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机组,年发电量20.07亿千瓦时,年抽水电量26.76亿千瓦时,承担华东电网调峰、调频、应急备用等功能,优化长三角能源结构。
2024年3月,第二十届第二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名单公布,江苏国信溧阳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入选。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是我国土木工程领域科技创新最高荣誉。溧阳抽水蓄能电站在相继获得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国家优质投资项目奖、中国电力优质工程、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国家优质工程金奖之后再获殊荣,成为国家级工程奖项“大满贯”的抽水蓄能电站。
储能与发电循环:利用电网低谷电力将下水库水抽至上水库储存势能,高峰时段放水发电,综合转换效率超过80%。
核心作用:每年可节约标煤约2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万吨,显著降低火电调峰压力。
1. 主体工程组成
输水隧洞:含竖井、斜井及压力管道,采用永临结合排水方案应对复杂地质条件。施工过程中曾出现塌方,通过大管棚超前支护、自进式锚杆等技术解决。
地下厂房:布置于上、下水库间岩体内,采用预应力锚索、锚杆及喷锚联合支护,应对Ⅳ、Ⅴ类围岩恶劣条件。
上水库: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结构,最大坝高未明确(文献未直接提及),控制流域面积0.73平方公里,库容1400万立方米。
下水库:为均质土坝结构,与沙河水库相邻,形成储能循环系统。
输水系统与地下厂房:
2. 地质挑战
岩层特性:场址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围岩多为镶嵌碎裂结构,地下水丰富,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施工中需应对断层、岩溶等风险。
1. 资源综合利用
生态协调:毗邻国家5A级景区天目湖,结合植被修复和废水处理系统(日处理8000立方米),打造“最美生态电站”。
国产化突破:主机设备首次实现国产化(哈尔滨电机厂等),推动我国抽水蓄能装备制造业发展。
2. 智能化与安全
应用三维模拟优化机电设备安装方案,并通过监测系统实时监控围岩应力、变形,确保施工安全。
1. 复杂施工条件
地下洞室群开挖:地下厂房跨度大(地质条件为Ⅳ、Ⅴ类围岩),需分层开挖并采用超前支护技术,施工难度国内罕见。
塌方处理:施工支洞曾发生塌方,采用固结堆渣体、短进尺爆破等综合措施,耗时数月完成修复。
2. 高精度要求
机组调试需平衡水轮机空载工况与水泵工况,首台机组调试工期缩短30天,创国内纪录。
1. 技术首创
全库盆防渗技术:国内首次采用土工膜全库盆防渗方案,解决高水头渗漏难题。
施工工艺创新:首创“井塔式进出水口”设计与施工技术,优化水流稳定性。
2. 模式与奖项
多能互补:与风电、光伏协同规划,纳入江苏省矿地融合试点。
荣誉成就: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国家优质工程金奖等,成为国家级奖项“大满贯”项目。
溧阳抽水蓄能电站是我国地质条件最复杂、国产化程度最高的抽蓄项目之一,2017年全面投运后显著提升华东电网稳定性。其技术突破(如塌方处理、国产机组)和生态协调模式为同类工程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章:
江苏省国资委 国资要闻 江苏国信溧阳抽水蓄能电站一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40万吨
江苏溧阳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进展,2025年江苏溧阳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进展资料下载及阅读 - 造价学术文辑 - 造价通
湘企设计工程喜获詹天佑奖 溧阳抽水蓄能电站成就“大满贯” - 要闻 - 湖南在线 - 华声在线
江苏国信溧阳抽水蓄能电站全面投运一周年 省内最大蓄能电站减排二氧化碳4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