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合南岩土』官方网站!

岩土研究院

​移位的概念及应用设计内容

450 2021-06-08 10:20:21

移位的概念及应用

移位包括平移和转动。市政道路扩建、场地的用途改变和新建地下建筑都可能需要建筑物搬迁移位或转动一定角度。为了减少拆除重建或保护文物古迹及既有建筑的原貌,均可采用移位技术。目前,移位技术可用于一般多层建筑同一水平位置的搬迁,对大幅度改变其标高( 如上坡或下坡)等不宜采用。

移位前准备工作

移位所涉及的建筑结构及地基基础问题比其他专业技术重要得多,因此要求在移位方案制订前先通过搜集资料、补充计算验算、补充勘察等来取得有关资料。

在制订移位方案前应具备以下资料;

①场地及移位路线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

②既有建筑的设计图纸、计算书和施工资料;③既有建筑的结构、构造、受力特性和现状分析;

④既有建筑地基基础重新验算书;

⑤移位施工可能对邻近建筑及管线的影响分析。

当既有建筑的地基承载力及变形不满足移位要求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对地基基础进行加固,加固方法见前述。

移位设计的内容

(1)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主要是指承托既有建筑移位的整体结构的托换梁系,包括移位建筑的上轨道梁系及承担整体结构行走过程中的基础,即下轨道梁系,如图 15.22 所示。

image.png

①计算砌体结构的线荷载或框架结构的轴力、弯矩和剪力;②结构托换梁系截面及配筋设计;

③移位过程中基础的受力验算及补强设计;④新旧基础的承载力和变形验算及补强设计。

(2)地基设计

①移位路线的地基,按永久性工程进行设计,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可提高 1.25 倍;

②移位后的地基基础设计时,若出现新旧基础的交错,应考虑既有建筑地基压密效应造成新旧基础间地基变形的差异,必要时应进行地基基础加固。

(3)滚动支座的设计

①滚动支座可采用不小于φ60 的实心钢棒或 φ100~φ150 的钢管混凝土,并应通过试压确定,支座上下采用 20 mm 厚的钢板作为上下轨道面,或采用工具式轨道梁,以利应力扩散及减少滚动摩擦力;

②滚动支座的间距及数量应根据支承力的大小设计。

(4)移动装置的设计

①移动装置有牵引式及推顶式两种。牵引式宜用于荷载较小的小型建筑物,推顶式宜用于较大型的建筑物,必要时可两种方式并用。移位时应控制滚动速率不大于 50 mm/min。

②托换梁系作为移动的上轨道梁,基础作为下轨道梁,移位前下轨道梁应进行验算、加固、修整和找平。

③上下轨道梁系的设计应同时考虑移位荷载的移动及滚动过程中局部压力的位置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