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合南岩土』官方网站!

厦门实例深层降水工程

340 2021-11-15 16:19:22

1.工程概况

厦门体育东村八组团高层公寓位于厦门市湖滨北路东段北侧,西邻厦门体育中心,为体育东村建筑群的一组建筑,上部为四幢 32层的公寓塔楼,地下室二层,基坑深9.0m。基坑面积约8500m2,工程桩为450mm×450mm预制方桩.长度 30~50m.采用先围护后施工工程桩的施工顺序。

该场地原为赏篮湖海湾淤泥滩涂地,场地地层自上而下有;

(1)杂填土,层厚2.0~3.0m,底板埋深 2.0~3.0m。

(2)淤泥,层厚8.0~11.0m,底板埋深10.0~14.0m。

(3)粘土,层厚1.0~5.0m,底板埋深11.2~16.3m。该层仅西面局部钻孔揭露。

(4)粉质粘土,层厚2.0~4.0m.底板理深14.2~17.2r.该层仅西面局部钻孔揭露。

(5)中粗砂,层厚2.0~4.0m,底板埋深11.2~18.7m,该地层西部局部缺失。

(6)残积砂质粘性土,层厚 18.0~25.0m,底板埋深 30.7~46.7m。

(7)花岗岩强风化,层厚0.40~31.0m,底板埋深35.0~54.0m。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3.9-1。

image.png

该场地地下水除素填土中的上层滞水外,在淤泥中夹有大小不等的砂层透镜体,均为强透水层,其下卧的中粗砂层中的潜水约有0.1MPa的水头压力。

2.围护方案及施工过程

该工程围护为桩锚围护体系,采用φ1200的人工挖孔桩作为围护桩,人土深度19.0~21.0m,锚杆则为4φ115预应力钢绞线,总长度 30m,自由段为8.0m。围护桩外布有降水井23口,围护桩施工中进行降水。

工程开工后,随着围护桩的施工。降水井亦开始工作,同时对场地周边管线、道路及建筑物进行沉降监测。1个半月后,发现四周沉降量很大,波及范围较广,新同路上 φ300 小区供水管爆裂。经分析,除了大面积降水引起的沉降外,亦有挖孔桩穿越淤泥时大量涌泥造成的沉降,经实测,淤泥平均含水量达66%,超过勘察报告提供的平均含水量4.7%,为了确保基坑南侧 φ800主供水管、通讯电缆及基坑西侧煤气管的安全,减少地面沉降。决定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止水止淤后,按原方案施工围护工程。

比水攒拌桩设计桩径为必500。搭接 50mm。沿基坑外侧布置,形成一道闭合的止水帷幕。桩身穿越淤泥、砂层进人残积土层 500mm。

3.沉降观测结果

基坑北侧15~25m处有该小区的一组团、二组团建筑群,各沉降观测点布置见图13.9-1。各点沉降发展情况如表13.9-2中所示。主要观测点各施工阶段沉降发展情况见图13.9 -2。

image.png

(1)围护桩人工挖孔桩施工开始阶段;1994年2月14 日开始至 4月13日。该阶段周边地面大面积沉降,沉降影响半径大于300m。7号点的沉降量达 22.2cm。其中1号点距基坑 58m,2号距基坑 297m,这两点分别沉降了10.4cm、4.2cm。

(2)止水搅拌桩施工后围护桩人工挖孔桩施工阶段∶1994年4月12日至8月 24日。该阶段沉降速度明显变缓,该阶段沉降量最大点乃为7号点.其值为9.7cm.累计沉降量达31.9cm,1号、2号点则明显减少。基坑封闭后,基坑外水位逐渐恢复,该阶段沉降是上阶段降水的滞后现象。

(3)工程桩施工阶段;1994年8月24日至1995年1月20 日,该阶段场地内打入预制方桩 1968根,混凝土量1万多立方米,场地内土体隆起 40~50cm。围护外土体也有不同程度隆起,各沉降观测点均有不同程度上抬,上抬量最大为8号点,上拾值达13.9cm,较远处的1号、2号观测点亦有少量上抬,但这两点的上抬原因主要是地下水位恢复。产生浮力所致,与打人桩后场地隆起关系很小。

(4)锚杆、锁口梁施工阶段∶1995年1月 20日至5月6 日,该阶段各观测点沉降量很小、沉降的主要原因是打桩后土体重新固结,其最大沉降点为9号点,沉降值为2.2cm,而布置一、二组团墙体上的各观测点则略有上抬。

(5)基坑开挖及地下室施工阶段;1995年5月6 日至11月9日,该阶段基坑边各沉降观测点略有不同程度的沉降,最大点为9号点,沉降量为6.4cm。该阶段同时对基坑进行变形监测,围护桩顶位移值如表13.9-3所示,位移观测点布置见图 13.9-1。

4.结语

(1)以上观测结果说明,在淤泥下卧有强透水层时进行深层降水影响半径很大(大于300m)。

(2)从第二阶段观测结果可知,降水对周边影响有滞后效应。

(3)采用水泥搅拌桩止水可取得良好效果,但桩身须穿越强透水层。

(4)先围护、后施工打入式工程桩可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淤泥下卧强透水层的场地中基坑围护,应首选止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