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筋水泥土桩锚支护工程施工前,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会同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
(2)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经会审后实施。重要的工程应通过专家论证。
(3)加筋水泥土桩锚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施工组织管理、施工准备、施工部署、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质量保证体系、施工监测安排、安全和文明施工管理、环境保护等。
拟从事本项技术施工的项目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必须接受岩土工程及专利技术的专门培训,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同时还需配齐下列人员∶ 材料供应员、安全检查员、质量检查员、机械操作及维修员、经过培训的加筋水泥土桩锚工人、电工、焊工以及杂工若干名。
(4)基坑开挖应遵循时空效应原理,根据地质条件采取合理的开挖方式。宜分层分段开挖、先锚后挖,开挖与支护结构施工密切配合。在软土层和变形要求较严格的地段,应采用分区、分段、分层、跳挖、留土护壁和对称平衡的开挖方法,严禁超挖。
(5)工程施工中,机具和设备必须停放平稳,大、中型施工机具至坑边的距离应根据设备重量、振动状况、土质情况等确定。施工前应做好施工机具的安装和调试。
(6)基坑工程施工时,在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小于 5m 的范围内,严禁承受大于 20kPa的荷裁。
(7)基坑开挖时,应保护好平面控制桩,并对水准点、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稳定等经常复测检查。
(8)采用机械开挖十方时,应在基坑底和坑壁留 300mm 厚土层,由人工挖掘修整。土方开挖应与桩锚布置相协调,分层挖土的厚度宜与桩锚竖向间距相一致。对于长大基坑,应分段挖土,分段施作桩锚,分段长度一般为 20~30m。对于面积很大的基坑,可以沿支护结构四周分层分段挖成沟槽,沟槽宽度 4~8m,边挖沟槽边施作桩锚,待挖到坑底且桩锚墙形成以后,再挖除中心土。基坑底部留 0.3m 厚用人工挖除,以减少对基坑土的扰动。机械挖土时,严禁边壁超挖或造成边壁松动。基坑的边壁宜采用小型机,具或铲锹进行切削清坡,以保证支护平整并符合设计坡度。
(9)基坑开挖应及时降水,应实施有效的降水、排水措施。
(10) 基坑周围地面应进行防水、排非水处理,严防雨水或生活用水等地面水浸入基坑周边土层。
排水宜采用井点降水,坑内明排水和地面排水相结合的排水系统。排除坑内积水 应设置排水沟、集水井,排水沟深度为 1.0~1.5m,集水井设在排水沟的转角处。当水压力较大而影响面层施工时可埋入塑料导水管,待面层凝固后再将导水管封闭。
(11) 土方开挖过程中,特别是在冬季、雨季、汛期,应注意气温、降雨等预报,并按制定的施工方案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12)基坑挖土时,严禁碰撞支护结构和损坏止水帷幕。
(13)基坑开挖应连续作业。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清底验槽,防止暴晒、雨水浸湿和人工扰动破坏。
(14)基坑验槽后,应及时浇筑垫层混凝土封闭基坑。基坑中工程桩桩头的处理,宜在铺设垫层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