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土挤密桩(简称灰土桩)和土挤密桩(简称土桩)是通过成孔过程中横向挤压作用,桩孔内的土被挤向周围,使桩间土得以挤密,然后将备好的灰土或素土(黏性土)分层填入桩孔内.并分层捣实至设计标高。用灰十分层夯实的桩体,称为灰十挤密桩;用素十分层夯实的桩体,称为土挤密桩。二者分别与挤密的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共同承受基础上部荷载。
土桩和灰土桩法具有原位处理、深层挤密 、就地取材、施工工艺多样、施工速度快和造价低廉的特点,多用于处理厚度较大的湿陷性黄土或填土地基,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
土挤密桩法由苏联阿别列夫教授于 1934 年首创,至今仍是俄罗斯和东欧国家深层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一种主要方法。我国自 20 世纪50 年代中期开始,在西北黄十地区多次进行土桩挤密地基的试验研究和应用。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西安地区为解决杂填土地基的深层处理问题,在土桩挤密法的基础上试验成功了灰土桩挤密法,并自 20 世纪 70 年代初起逐步推广应用。甘肃、陕西、山西、河南等黄土地区都先后开展了土桩或灰土桩挤密法的试验研究和推广应用,获得了丰富的科研资料和实践经验。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粉土 、黏性土、素填土、杂填土和湿陷性黄土等地基,可处理地基的厚度宜为 3~15 m。当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时,可选用土挤密桩;当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灰土挤密桩;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时,应通过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对重要工程或在缺乏经验地区,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在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现场试验。